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玉关》
《出玉关》全文
隋朝 / 来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敛辔遵龙汉,衔悽渡玉关。

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

(0)
注释
敛辔:收束马缰。
遵:遵循,沿着。
龙汉:古代对黄河的别称。
衔悽:带着悲伤。
渡:渡过。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
今日:现在。
流沙:沙漠。
垂涕:流泪。
念:思念。
生还:活着回来。
翻译
收敛马缰绳,沿着龙汉大道前行,心中满含哀伤度过玉门关。
如今身处遥远的流沙之外,我泪流满面,思念着能够平安归还故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念家乡的愁苦之情。"敛辔遵龙汉,衔悽渡玉关"中的"敛辔"意味着收紧马缰,"遵龙汉"则是指顺着龙形的河流前进,"衔悽"表达了心中的忧愁,而"渡玉关"则是一个地名,常用来象征边塞之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行旅之间的心境与所经历的地理环境。

至于"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流沙"指的是沙漠中的流动的沙粒,常用来形容边塞的荒凉和遥远。"垂涕"意味着泪水纵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奈。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愁之情,透过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楚和渴望回家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但这位诗人的表达却透露出一种特别的哀婉和凄凉,令人读之而生感慨。

作者介绍

来济
朝代:隋朝   籍贯:任通事舍   生辰:610年-662年

来济(610年-662年),唐朝宰相,隋朝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进士出身,贞观年间,任通事舍人。后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永徽二年(651年),拜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年),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六年(655年),拜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反对废黜王皇后,被武则天所恨。显庆元年(656年),兼太子宾客,进南阳县侯。显庆二年(657年),又兼太子詹事。后坐褚遂良事累贬庭州刺史。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力战阵亡,时年53岁。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徐昆球照二首·其二

丹青妙手数金昆,断素零缣世共珍。

只惜临风潇洒意,联床雨夜未传神。

(0)

赠友七首·其六陈梦陶

太阿初出匣,光景难逼视。

入水刳蛟龙,在陆剸犀兕。

世无雷焕知,空向丰城委。

姑为什袭藏,留待及锋试。

(0)

寿王一如明经七十

灵椿闻说八千春,南极腾辉岳降神。

黄发于今尚有旧,白头夙约果如新。

文宗大雅扶轮手,品绝微瑕执玉身。

愧我长君差一日,末光愿附蠖求伸。

(0)

读书台怀古

山水清音胜管弦,层台高峙俯琴川。

文章不朽名长在,魂魄还登理或然。

闻道书藏三万卷,谁知事过一千年。

六朝寸土何曾保,输与昭明有数椽。

(0)

移居半野堂

残生天与慰途穷,是处云霞媚此翁。

卜宅已居青嶂里,移家仍在翠微中。

映门杨柳萋迷绿,掩户桃花合匝红。

但放秦人鸡犬去,也应识路似新丰。

(0)

绿牡丹

绣毂香车处处传,慈恩寺里发孤妍。

竹枝粉艳飘歌席,楚酒光浓发舞筵。

青玉案高秦太史,蔚蓝天近汉神仙。

可怜一入韩弘第,散作春城柳市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