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灵泉镜样方,龙宫流出倍甘香。
可怜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妆。
石井灵泉镜样方,龙宫流出倍甘香。
可怜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石井灵泉镜样方”,以“灵泉”喻泉水之清冽,以“镜样方”形容其清澈如镜,既突出了泉水的纯净,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石井”可能是指西湖边的天然水井,或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通过这一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
次句“龙宫流出倍甘香”,进一步渲染了泉水的独特魅力。传说中,龙宫是神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龙宫流出”来形容泉水,不仅增添了神话色彩,还暗示了泉水的非凡品质——“倍甘香”,即比一般的泉水更加甜美芳香。这种夸张的描述,使得泉水的形象更加鲜活,仿佛能闻到其独特的香气。
后两句“可怜溪女低蓬首,斜插山花照晚妆”,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写。诗人通过“溪女”这一形象,展现了西湖边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女子或许是在湖边洗漱,或许是在采集野花,她们低头的姿态和斜插山花的动作,既表现了她们的勤劳与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她们生活的闲适与美好。而“照晚妆”一词,不仅描绘了她们打扮的情景,更暗示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人绕湘皋月坠时。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
九疑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一夕雷雨过。
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
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
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
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
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
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昔游诗 其八》【宋·姜夔】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https://shici.929r.com/shici/lICi8T.html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
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
翠尊共款。
听艳歌、郎意先感。
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
风流疏散。
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
乱红万点。
怅断魂、烟水遥远。
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天寒白马渡,落日山阳村。
是时无霜雪,万时砚奔奔。
外旃吹已爱,内纩冰不温。
吹马马欲倒,吹笠任飞翻。
不见行路人,但见草木蕃。
忽看野烧起,大焰烧乾坤。
声如震雷震,势若江湖吞。
虎豹走散乱,麋鹿不足言,夜投野店宿,无壁亦无门。
此行值三厄,幸得躯命存。
明发见老姊,斗酒为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