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飞尘不到山,萧萧佛屋两三间。
老僧饱玩松花月,春去春来意自闲。
世上飞尘不到山,萧萧佛屋两三间。
老僧饱玩松花月,春去春来意自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世上飞尘不到山",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山之高洁,远离尘世纷扰,暗示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清净。"萧萧佛屋两三间",寥寥几间僧舍在山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老僧饱玩松花月",通过描绘老僧欣赏松花和明月的场景,展现出僧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春去春来意自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淡然处之,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心境闲适的隐士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邵棠的这首《托宿方山余庵》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隐逸情怀。
西风禾黍一登楼,槛外青山大海流。
钓客六鳌初下饵,仙人双鹤未归丘。
移云树影江心见,漱石杯光水底浮。
投分半通千佛籍,抡交十载一绨裘。
歌风汉苑思皇士,溉釜周京旧国谋。
入洛彦先才自美,谁人惊坐辖堪投。
振衣试读《怀沙》句,笔底江山何处收。
南山带城曲如抱,清溪绕郭明于缟。
溪边红树岭头云,秋去无人共幽讨。
登城倚阑发浩歌,俯仰岁月悲蹉跎。
天地岂是有情者,人何对此伤情多。
无情物态年年好,有情之人空复老。
不信问之往来潮,沧桑岁度蓬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