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明皇按乐图》
《题明皇按乐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0)
鉴赏

此诗《题明皇按乐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唐明皇李隆基前往蜀地的情景,以及在途中梨园弟子停止演奏新曲的场景。通过“凝碧池头事”,诗人巧妙地引出了对乐工雷海清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谁□銮舆向蜀行”一句,巧妙地留白,引人遐想,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道未解之谜,让人不禁思考銮舆为何会向蜀地行进。接着,“梨园弟子歇新声”描绘了梨园弟子们停止了演奏新曲的画面,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发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及知凝碧池头事”一句,直接点明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安史之乱后,唐明皇流亡至蜀地,途经凝碧池时,曾有乐工雷海清因思念故国而悲歌,这一幕成为了历史的永恒记忆。最后,“难得乐工雷海清”表达了对雷海清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坚守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郑思肖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丰提刑理赴西蜀

气柔语音低,欲静神色明。

扰扰劳生中,望道心如倾。

烦苛患庶士,抵冒悲群氓。

眷眷自中降,悠悠傃西征。

晓霜毛袖重,卯酒面花轻。

出关谁最旧,过栈子何平。

施设快拘守,跋涉劳将迎。

路难休咏蜀,梦远亦登瀛。

胸中文艺光,域中监牧荣。

以淡却私徇,以默静纷争。

万累丧民德,一嚬生道情。

行闻化无欲,圜扉芳草生。

公馀废俗乐,反一天全精。

源源踵中来,趋者已屡更。

安知我所寓,山国望神京。

(0)

牡丹

落日宾朋醉帽斜,笙歌一曲上云车。

颇知春色随轩去,不见东庵满槛花。

(0)

秘魔岩

阅尽龙宫五百函,三年不下秘魔岩。

须知别有安身处,脱却如来鹘臭衫。

(0)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二十

碧色忽惆怅,霜埋翠竹根。

啾啾黄雀啅,宅舍如荒村。

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

天寒翠袖薄,染泪在丛筠。

(0)

呈陆农师·其四

用舍随时未是穷,躬耕何必返耕农。

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

口诵雅言披坠简,閒闻新语继华宗。

小棠幽鸟依蕃府,付与花洲作附庸。

(0)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其四

执热逼入伏,一叶益局促。

日落月欲出,豁若脱桎梏。

木色郁碧幄,竹节削绿玉。

赤脚踏白石,宿泊得沐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