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南城台》
《秋日登南城台》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

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市,孤烟起戍营。

东篱故园菊,又向酒中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nánchéngtái
sòng / táo

jiāngguójiāshūshǎoqiūtáiháncǎoshēng

rénláiyuǎnjìnshànggāochéng

luòzhàoxuányānshùyíng

dōngyuányòuxiàngjiǔzhōngqīng

翻译
家书稀少如江水,秋台上草已生长。
无人远行来访,整天独自登高望城。
夕阳映照着渔市,孤独炊烟升起在军营。
东篱边的老菊花,又在酒杯中倾倒。
注释
江:比喻家书稀少。
少:稀少。
秋台:秋天的高台。
寒草:寒冷季节的草。
无人:没有访客。
远渡:远行来访。
尽日:整天。
高城:高处的城楼。
落照:落日余晖。
悬:悬挂。
渔市:渔夫的市场。
孤烟:孤独的炊烟。
戍营:守卫军营。
东篱:古代隐士常种菊花的地方。
故园:故乡。
菊:菊花。
倾:倒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登高远望的景象,诗人身处江边的南城台上,感叹家书稀少,四周只有秋台上的荒草点缀着寂寥。他独自一人,没有同伴前来,整日里只能登上高城,遥望远方。夕阳西下,照亮了渔市,而戍营处则升起一缕孤烟,增添了凄清的氛围。最后,诗人借东篱下的菊花凋零,暗示时光流逝,只能在饮酒中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寥寥几笔勾勒出秋日的萧瑟与个人的孤独感,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塔院寺

名蓝薄暮挹新晴,云搆天开象外清。

月色半空浮塔影,松涛满谷带钟声。

千年功德扬先后,万圣庄严佑我明。

瞻礼不禁心地肃,欲从檀越悟三生。

(0)

同王天初明府刘逊庵作圣茂才张肖筑太学饮王永泰山亭次壁间谢畹溪王华野二先生韵·其二

访胜重来问旧途,相?醉眼欲模糊。

云归林壑全飞动,雨过烟村半有无。

席地壶觞花作幕,跨山台榭石为衢。

主人爱我饶幽况,指点溪前许结庐。

(0)

山居四时词·其一

楼外桃飘红雨,阶前苔绣青毡。

燕影差池似剪,莺声睍睆如弦。

(0)

元夕冰灯

灯烛荧荧照夜阑,分明影里见琅玕。

双双罗袜凌波湿,朵朵金莲出水寒。

新制恍疑来贝阙,高悬只合在瑶坛。

为言火树休相逼,只恐清辉一夕残。

(0)

赠佘宗汉明府·其一

青鬓郎官早息机,抛将墨绶变荷衣。

一裘已傍壶山隐,双舄宁从帝里飞。

饮似公荣常得醉,游同禽庆久忘归。

年来门巷清如水,惟有寒鸥伴钓矶。

(0)

岁暮戏题诗稿后

本以牢骚著,多因幽愤成。

雌黄招众口,青紫误今生。

落落无穷意,遥遥不朽名。

万言难卒岁,掩卷独伤情。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