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明公房》
《题明公房》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gōngfáng
táng /

běiwénxiānglàngchuāngnánjiànyuèyún
rángāoyòngyàochūrénqún

cánsōngxiāngyìnwén
jìnniánjīngdàozhěxiǎofēnfēn

翻译
在寺庙北边能听到湘江的波浪声,向南的窗户可以看见山峰间的云雾。
一切顺应自然,日常生活就已足够高妙,何必非要超脱于世俗人群之外呢。
屋瓦上滴落着残余的松林雨露,香炉周围环绕着熏香留下的印痕。
近年来对《易经》的研究愈发精深,以往有疑惑的人现在也都渐渐明白了。
注释
寺北:寺庙的北面。
闻:听见。
湘浪:湘江的波浪。
窗南:窗户的南边。
见:看见。
岳云:山峰间的云。
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高:高妙。
日用:日常的生活、使用。
何要:何必需要。
出人群:脱离人群,超凡脱俗。
瓦滴:屋瓦上的水滴。
残松雨:残留的松树上的雨水。
香炉:用于燃烧香料的容器。
匝:环绕。
印文:熏香留下的痕迹。
近年:近年来。
精:精通,研究深入。
易道:这里指《易经》的学问道理。
疑者:有疑惑的人。
晓:明白,理解。
纷纷:众多的样子,此处指许多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寺庙生活图景。"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将寺庙内外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动态形成对照,从而突显出寺庙内的安详和平。此处“湘浪”指的是湘江的波涛声,象征着远方或外部世界的喧嚣;“岳云”则是山中的云彩,代表了高洁与静谧。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这里的“自然高”意指顺应自然,不做强迫之事;“何要出人群”则明示了诗人不愿意离开寺庙这种远离尘嚣的地方,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一句通过对寺中细微声音和佛事活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神圣。"瓦滴"指的是屋檐滴水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残松雨"则是风雨中的松树之声,增添了一份寂寞;"香炉匝印文"则是佛堂中燃烧香料的香炉和经文的装饰,这些都是寺庙生活的点缀。

最后两句“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表达了诗人对于禅道或修行的追求,以及面对世间疑惑时所持有的态度。"近年"指的是最近这段时间;"精易道"则是深入研究和实践佛法;"疑者晓纷纷"意味着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困惑,诗人以超然的心态去理解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越世俗的追求,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平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吴·濡须坞

风揭洪涛响若雷,枕波为垒险相隈。
莫言有个濡须坞,几度曹公失志回。

(0)

补茅鸱(茅鸱四章,章八句)

茅鸱茅鸱,无集我冈。
汝食汝饱,莫我为祥。
愿弹去汝,来彼凤凰。
来彼凤凰,其仪有章。
茅鸱茅鸱,无啄我雀。
汝食汝饱,莫我肯略。
愿弹去汝,来彼瑞鹊。
来彼瑞鹊,其音可乐。
茅鸱茅鸱,无搏鷅鶹。
汝食汝饱,莫我为休。
愿弹去汝,来彼鳲鸠。
来彼鳲鸠,食子其周。
茅鸱茅鸱,无口画我陵。
汝食汝饱,莫我好声。
愿弹去汝,来彼苍鹰。
来彼苍鹰,祭鸟是徵。

(0)

赠吴圆(抒情诗)

经年理郡少欢娱,为习干戈间饮徒。
今日临行尽交割,分明收取媚川珠。

(0)

隔壁闻奏伎(一作陈萧琳诗)

徒闻管弦切,不见舞腰回。
赖有歌梁合,尘飞一半来。

(0)

戏题盱眙壁

岂肯闲寻竹径行,却嫌丝管好蛙声。
自从煮鹤烧琴后,背却青山卧月明。

(0)

行县至浮查寺(一作罗晌诗)

二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
行时宾从光前事,到处松杉长旧围。
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