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弓安宿鸟,移烛远潜鱼。
满案閒居赋,都无封禅书。
藏弓安宿鸟,移烛远潜鱼。
满案閒居赋,都无封禅书。
这首诗《偶题》是明代诗人张琦(字君玉)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藏弓安宿鸟”,诗人以“藏弓”这一动作,巧妙地隐喻了放下世俗的纷扰与争斗,为栖息的鸟儿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关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次句“移烛远潜鱼”,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活动。他轻轻移动烛光,远离了可能惊扰到水底深处的鱼儿。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更体现了他对和谐共生自然环境的向往。
后两句“满案闲居赋,都无封禅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在满桌的文墨中,他自由地创作,不被繁琐的政务或功名所束缚,而是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享受着精神的自由与满足。这里的“封禅书”通常指帝王祭天封禅的文书,诗人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对比,强调了自己对世俗权力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它不仅是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百粤惠风吹瑞草,星光耿耿长庚老。
寰海之区光浸中,仁寿同歌兼社舞。
银花火树太平年,山川带砺入幽妍。
白昴之精跃申甫,一柱擎天见神武。
六师总辔雄且贤,金章紫绶何翩翩。
万里霜威誇逸足,三生灵慧长青莲。
青莲千叶照碧波,我观佛种亦维摩。
现身暂佩水苍玉,手调阴阳分太和。
文焕夺将颔下彩,威光还过髻中螺。
几回顾我生颜色,贵贱相忘笑语历。
王臣曾受付嘱来,山僧敢献三多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