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月会七人同,山水之间一醉翁。
就里园翁更奇绝,每留馀兴托恢公。
八年月会七人同,山水之间一醉翁。
就里园翁更奇绝,每留馀兴托恢公。
这首《山中杂诗(其二)》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与友共饮的雅致画面。
“八年月会七人同”,开篇便以“八年”之久的聚会,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同时“七人同”则暗示了相聚的不凡,是志趣相投的知己间的集会。“山水之间一醉翁”,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地点——在山水之间,环境清幽,氛围轻松愉悦,众人在此畅饮欢歌,尽享自然之美。
“就里园翁更奇绝”,这里的“就里园翁”指的是主人或组织者,通过“更奇绝”一词,赞美了主人不仅提供了如此美妙的聚会场所,还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品味,使得整个聚会更加出类拔萃。“每留馀兴托恢公”,最后两句点明了聚会的持续性和主人的用心,主人不仅满足了大家的饮酒之乐,更留下了余兴,期待着下一次的聚会,将这份欢愉和期待寄托于“恢公”,即期待着恢弘的再次相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自然山水间寻求精神寄托和友谊交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