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浅篙难歇,江深桡不停。
浅深侬会得,听唱棹歌声。
滩浅篙难歇,江深桡不停。
浅深侬会得,听唱棹歌声。
这首明代诗人苏葵的《棹歌(其二)》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舟行江上的景象与感受。诗中通过“滩浅篙难歇,江深桡不停”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舟行于不同水深环境中的动态变化。浅滩处,船夫需频繁使用竹篙以稳定船只,动作难以停歇;而江流深处,则依靠桨(桡)不断划动,以保持前行,同样无法停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舟行的具体情境,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努力不息的精神。
接下来,“浅深侬会得”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水深浅变化的理解与适应,暗示了对生活复杂多变的深刻洞察和应对策略。“听唱棹歌声”则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口吻,将舟行时的劳动转化为艺术享受,仿佛在繁忙劳作之余,还能欣赏到一种自然和谐之美,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怅望西州路,经年感旧恩。
尝因石头醉,不觉至州门。
至州门,应恸哭,舆疾归来尘满目。
羯儿江上兵八千,鼋子车中年十六。
苍生满地终奈何,一枕白鸡春梦足。
中原心,东山志。两难凭,俱不遂,几人能有羊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