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喻诗五首·其四乾闼婆诗》
《十喻诗五首·其四乾闼婆诗》全文
南北朝 / 萧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

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

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

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

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俗、追求玄远境界的意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心灵的飞扬和精神的自由。

"灵海自已极,沧流去无边",开篇即以广阔无垠的水域来比喻内心世界之深远和境界之无限。这里的“灵海”不仅是自然之景,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状态。

接着,“蜃蛤生异气,闼婆郁中天”,蜃蛤(一种水生昆虫)与闼婆(古代神话中的山名或奇石)的结合,营造出一股神秘而独特的气息。这种异气和郁闭之境,更深化了超自然、超现实的意境。

"青城接丹霄,金楼带紫烟"则是对仙境的描绘。“青城”、“丹霄”、“金楼”等词语,都充满了神仙家园的色彩。这里的“接”和“带”,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精神上的契合,表现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皆从望见起,非是物理然"表明这些景象并非现实之物,而是出自内心的幻想与憧憬。这种幻想不受物理规律的限制,是精神追求的产物。

最后两句“因彼凡俗喻,此中玄又玄”则点明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借喻,来表达自己对于更高层次精神境界的追求。这里的“玄”,意味着深远和奥秘,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意象丰富、境界超脱的玄思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境界提升的追求。

作者介绍
萧衍

萧衍
朝代:南北朝   字:叔达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生辰:464年-549年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猜你喜欢

三月十七日冯素生偕诸同社过访山斋

只剩春光十日奢,空斋兀兀忆天涯。

几回约醉扶头酒,犹及同看婪尾花。

小品试挑来燕笋,隔年还煮伏龙茶。

四方谁唱升平乐,我辈如何报物华。

(0)

客中九日

帝城佳节又重阳,聊为登临一望乡。

万里高秋来爽气,千山寒碧洗浓妆。

丹枫江上飘霜冷,黄菊尊前对酒芳。

正忆茱萸兄弟会,忽惊归雁两三行。

(0)

月夜集余太史宅观白药

冰姿绰约照人寒,锦席淹留尽客欢。

上苑名花春后得,美人遥夜月中看。

高歌脱帽狂呼酒,半醉移灯数倚阑。

明日还来可乘兴,莫教风露暗摧残。

(0)

刘璧亭年丈招饮舟中

树影离离河水流,使君载酒泛沧洲。

捲帘倏过千山雨,隐几萧然六月秋。

天地几人愁逆旅,风波何处话扁舟。

夜来独向前汀宿,鸥梦蘋香两自愁。

(0)

再荷存问纪恩二首·其二

一从揆路谢簪裾,两荷君王问起居。

林卧尚承三锡宠,衮褒仍拜十行书。

江湖迹远丹心在,霄汉恩长白发疏。

易辙调弦今日事,葵衷欲献转踌蹰。

(0)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一

病夫生事只山林,竹树秋来幸郁森。

花露滴枝晨细细,洞云垂地昼阴阴。

时移妙达循环理,岁晏偏增伏枕心。

夜漏渐长愁不寐,更堪江渚拂清砧。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