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北方来,言欲到交趾。
远行无他货,惟有凤皇子。
百金我不欲,千金难为市。
谁知岩穴中,箫笙终夜起。
客从北方来,言欲到交趾。
远行无他货,惟有凤皇子。
百金我不欲,千金难为市。
谁知岩穴中,箫笙终夜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北方来的客人,他计划前往遥远的交趾之地。他的行囊中并无其他货物,唯有一只珍贵的凤皇子。他对于价值百金的物品不感兴趣,却难以在市场上找到价值千金的珍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对稀世珍宝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的“岩穴”象征着隐居之地,而“箫笙终夜起”则暗示了隐士们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在夜晚吹奏着箫笙,享受着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比客人的行囊与他对珍宝的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诗中蕴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尚记翩然下帝傍,七年才入屈公乡。
山衔西日去家近,风递北氛吹袂凉。
新事感伤心力短,旧交零落话头长。
况堪刘薛吾师友,黄壤堂堂閟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