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不惯服冠裳,散发披襟兴味长。
他日麒麟应有楦,愿留苏武牧羝羊。
野人不惯服冠裳,散发披襟兴味长。
他日麒麟应有楦,愿留苏武牧羝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国淳的《却聘》,描绘了一个不拘小节、向往自由生活的隐士形象。首句“野人不惯服冠裳”表达了主人公对繁琐礼制的疏离,他更喜欢自然随意的生活方式。次句“散发披襟兴味长”进一步刻画了他的闲适心境,无拘无束的装束和悠然自得的乐趣让他感到满足。
后两句“他日麒麟应有楦,愿留苏武牧羝羊”则寓意深远,麒麟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瑞兽,此处喻指高官厚禄。诗人说如果有一天他被授予高位,也希望像苏武那样在艰苦环境中坚守节操,宁愿放牧羝羊(公羊),也不愿放弃内心的自由和忠诚。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高洁情操的人格追求。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长安有狭斜,方驾秦中客。
云是牛丞相,来自薄家宅。
薄家万户侯,朱门映椒壁。
长楸车马来,宾客御瑶席。
金屋贮尹邢,阿娇泪沾臆。
燕燕慵来妆,繁华照春色。
转蕙光风翻赵带,徘徊月到班姬床。
班姬辍芳翰,纨扇从风扬。
明妃斗百草,玉环御云装。
向来温柔地,尽入白云乡。
何以慰王孙,琵琶随骕骦。
何以奉燕燕,罢舞歌慨慷。
何以奉明主,绿珠奏清商。
嫫母挟无盐,搔头爱宫妆。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涔阳极目云气昏,冲风扬波鼍窟翻。
湘妃抱琴望虞舜,日暮江竹多啼痕。
木兰为舟不可渡,谁幻层渊作平路。
天横夜静牛渚长,海市朝晴蜃楼吐。
祖孙移山山可移,昔人不信今见之。
千年犹有召伯埭,白面聚敛嗟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