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田夫生长田间住,辛苦移家向何处?
老牛带犊驴引驹,妇姑骑过前村去。
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
一童鬅鬙随左右,两髯伛偻相后先。
新来茅屋徒四壁,东邻西邻不相识。
种田未了主家租,又恐官司著差役。
唐朝宰相韩晋公,念尔流离多困穷。
当时落笔岂无意,正欲廊庙知民风。
愿得转徙安居室,周公亦曾作无逸。
此画描绘的是古代农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了他们艰辛的劳作与生活的不易。画面中,田夫们辛勤劳作,老牛带犊,妇姑骑马,一派繁忙景象。孩子们被大人牵着,背负着包裹,跟随左右。画面细节丰富,从篮子、壶罐到蒲鞯,无不体现出农耕生活的日常。儿童的头发蓬松,两位老人弯腰前行,形象地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辛劳。
画面右侧,简陋的茅屋映入眼帘,四壁空荡,暗示着农民们的居住条件之艰苦。他们不仅要面对田间的劳作,还要担心租税和官府的差役,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压力。这幅画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最后,画作以唐朝宰相韩晋公的故事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关注与同情。韩晋公的诗句“正欲廊庙知民风”强调了了解民间疾苦的重要性,希望统治者能体恤百姓,给予他们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描绘,也是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呼唤。
更漏迢迢,乍寒天气,画烛对床。
正井梧飘砌,边鸿度月,故人何处,水远山长。
老去功名,年来情绪,宽尽寒衣销旧香。
除非是,仗蛮笺象管,时伴吟窗。词章。莫话行藏。
且喜见捷书来帝乡。
看锐师云合,妖氛电扫,随堤宫柳,依旧成行。
梦绕他年,青门紫陌,对酒花前歌正当。
空成恨,奈潘郎两鬓,新点吴霜。
洪郎雅吴语,不减贺季真。
开轩风烟上,爽气朝朝新。
手栽渭川竹,坐对北海尊。
平生耐久朋,岁晚独此君。
此君不可疏,亦复未易亲。
纷纷桃李行,岂容托清尘。
退食静隐几,微风冷衣巾。
乃知王子猷,真是我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