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桃树》
《题桃树》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oshù
táng /

xiǎojìngshēngtángjiùxiézhūtáoshùcóngzhē

gāoqiūzǒngwèipínrénshíláisuìháishūmǎnyǎnhuā

liánměitōngyànértóngxìn

guǎqúndàofēijīntiānxiàchēshūzhèngjiā

注释
小径:狭窄的道路。
升堂:进入厅堂。
旧:从前。
不斜:笔直。
五株:五棵。
桃树:桃树。
亦:也。
从遮:遮蔽。
高秋:秋天的晚期。
总:总是。
喂:供给。
贫人实:穷人的食物。
来岁:来年。
还舒:还将盛开。
满眼花:满眼都是花。
帘户:门窗。
宜:适宜。
通乳燕:让燕子自由出入。
乳燕:刚出生的小燕子。
儿童:孩子们。
莫信:不要相信。
打慈鸦:伤害慈祥的乌鸦。
寡妻:寡妇。
群盗:一群强盗。
非今日:不再是现在的情况。
天下车书正一家:全国统一,如同一家人。
翻译
小径直通厅堂旧无偏斜,五棵桃树也为其遮挡。
在高高的秋季,桃子总是结出果实供给穷人,到来年春天,满眼都是盛开的花朵。
门窗应常有燕子出入,孩子们不要随意伤害慈祥的乌鸦。
寡妇和强盗不再是当今社会常态,如今全国上下如同一家,共享天下繁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自足的田园生活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中的“小径”和“升堂”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享受,而“五株桃树”则是这份宁静中最为生动的元素,它们以其存在阻挡着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片私密的空间。"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中的“高秋”指的是深秋,诗人提到桃子成熟时会有很多果实,这些果实不仅可以喂饱自己,还能帮助周围的贫困之人。同时,“来岁还舒满眼花”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诗人提醒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应当打开窗帘,让燕子自由飞翔,这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而“儿童莫信打慈鸦”则是在告诫孩子们不要相信并伤害那些母爱的鸟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珍惜之情。

最后两句"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一种政治隐喻。在这里,“寡妻”可能指代无权势的普通百姓,“群盗”则暗指那些为非作歹的统治者。而“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对当时混乱局势的一种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统一和平的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无题和徐茂吴司理·其八

生前憔悴死含冤,半臂犹看带血痕。

我亦多情病司马,不知何处吊香魂。

(0)

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羞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其五

无数红妆去复回,竹林仙境起香埃。

低声偷向神前祝,愿早熊罴入梦来。

(0)

哭王少文秀才·其一

王郎本是大罗仙,暂谪人间二十年。

一夜缑山仍控鹤,满天风露冷婵娟。

(0)

金山别闵龄

古寺钟残暮霭收,人烟起处见瓜洲。

长江渺渺愁无尽,况上秦淮万里舟。

(0)

施仲宣司理招同邓汝高督学饮乌石山分得虚字

道山千尺本仙居,上有孤亭接太虚。

坐倚松篁频却盖,行过岩岫久停车。

洞疑大酉鸿濛外,石似天丁斧凿馀。

不是能忘轩冕贵,岂容踪迹混樵渔。

(0)

钱连江尊人双寿诗

宿应郎官接上台,岁星还傍婺星开。

丹烧勾漏霞干片,酒进麻姑露一杯。

琪草祗从阶下长,蟠桃都向县中栽。

承家自有关门尹,日日真人紫气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