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自足的田园生活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中的“小径”和“升堂”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享受,而“五株桃树”则是这份宁静中最为生动的元素,它们以其存在阻挡着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片私密的空间。"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中的“高秋”指的是深秋,诗人提到桃子成熟时会有很多果实,这些果实不仅可以喂饱自己,还能帮助周围的贫困之人。同时,“来岁还舒满眼花”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诗人提醒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应当打开窗帘,让燕子自由飞翔,这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而“儿童莫信打慈鸦”则是在告诫孩子们不要相信并伤害那些母爱的鸟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珍惜之情。
最后两句"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一种政治隐喻。在这里,“寡妻”可能指代无权势的普通百姓,“群盗”则暗指那些为非作歹的统治者。而“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对当时混乱局势的一种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统一和平的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