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命诗·其一》
《绝命诗·其一》全文
宋 / 徐元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毓秀含华十六龄,慈帏口授十三经。

奇文不欲撑天地,大节偏教揭日星。

何姓移刘亡汉室,谁人复楚乞秦廷。

愿从一死明忠孝,碧血应留万古青。

(0)
注释
毓秀:才女出众。
华:才华。
十六龄:十六岁。
慈帏:慈祥的母亲。
口授:亲手教授。
十三经:儒家经典著作。
奇文:奇异的文章。
撑天地:追求名利。
大节:高尚的节操。
揭日星:揭示日月星辰般的光明。
何姓移刘:姓何的女子颠覆汉室。
亡汉室:推翻汉朝。
复楚:复兴楚国。
乞秦廷:向秦国朝廷求取机会。
明忠孝:彰显忠诚和孝道。
碧血:烈士的鲜血。
万古青:永远流传,永垂青史。
翻译
十六岁才女才华出众,慈祥的母亲亲自教她诵读十三经。
她不以奇异的文章追求名利,反而坚守大节,如同揭示日月星辰般光明。
姓何的女子如同刘邦颠覆了汉朝,又有谁能像她那样在秦国朝廷求取复兴楚国的机会。
她渴望以一死来彰显忠诚和孝道,她的碧血将永远流传,永垂青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子徐元娘所作的绝命诗之一,表达了她对忠孝观念的坚守和对自己命运的悲壮抉择。诗中,徐元娘自述在十六岁时已饱读经典,尤其是十三经,显示出她的才情与学识。她虽有才华,却不愿单纯追求个人声名,而是希望以自己的品行和节操照亮社会,如同日星般璀璨。

诗中提到的“何姓移刘亡汉室”暗指自己家族或国家的衰落,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动荡时期,而“谁人复楚乞秦廷”则暗示了她在逆境中寻求救国之道,甚至不惜向敌方低头,以求保全忠义。最后,她表明宁愿以一死来彰显忠孝精神,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希望自己的忠诚和孝道能流传万世,永垂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徐元娘作为一个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决绝,以及对传统道德价值的坚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者介绍

徐元娘
朝代:宋

徐元娘(一二六一~一二七六),江山(今属浙江)人。应镳女。恭宗德祐二年元兵破临安,随父兄投井死,年十六。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和壁间林文节公韵

浴溪桥上山岝崿,直下流波寒未涸。

只宜墨客寄幽閒,不许行人动离索。

草木黄落已变衰,晚风吹霜白云归。

清晖如斯耿独立,何处翩翩鸥鹭飞。

(0)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其二

潜山之水兮声潺潺,溪翁何在兮声可观。

昔之隐于此地兮应甚安,后世之人兮因名亭以考槃。

(0)

和韵·其二

酒亦关何事,片片流仙霞。

用之涤肺肝,相与成诗家。

一酌且濡唇,再酌深到花。

持杯两相笑,吟哦入幽遐。

笔落岂知醉,何者是生涯。

(0)

次韵施仲益

饭了寻茗事,一啜兴未阑。

更作建焙春,汤熟沉燎间。

僧窗对诗人,与我溪涧閒。

要是有馀味,云轻鸟飞还。

(0)

次韵顺之见寄

梅子垂垂雨复晴,田歌初报罢春耕。

敲门忽有诗筒至,入手悬知句法精。

应聘申公何日去,草玄扬子几时成。

知君不乐杯中物,事业端期身后名。

(0)

栗里华阳窝辞.栗里锄铲刀斧

我药务滋,我蔬务荣。闲卉闲花,任其死生。

在我窝兮不可沈,铲欲平平锄欲深,?刀钩林多错薪。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