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重过海边村,野竹侵阶柳映门。
相对小窗宾客散,十年忧患不须论。
扁舟重过海边村,野竹侵阶柳映门。
相对小窗宾客散,十年忧患不须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访问海边村庄时的宁静与淡泊之感。首句“扁舟重过海边村”,以“扁舟”点明诗人乘船而来,既显出行程的简朴,也暗示了内心的超然与淡泊。接着,“野竹侵阶柳映门”一句,通过“野竹”和“柳树”的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竹子的生长蔓延至台阶,柳树的枝条轻拂门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相对小窗宾客散”,描绘了诗人与几位客人在小窗前相聚的情景,但随着聚会的结束,宾客们各自离去,留下的是诗人独自面对小窗的静谧时光。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聚会后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曾经历过的喧嚣与热闹,如今却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省。
最后一句“十年忧患不须论”,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十年中所经历的种种忧虑和困扰的释怀。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暗示诗人已从过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平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立尽黄昏,任吹我、西风凄切。
偏无奈、绮罗不胜,肌寒如铁。
别后閒情频入梦,枕前旧恨空啼血。
向人前、岂是故相瞒,原难说。灯黯黯,长欲灭。
心耿耿,空悲咽。尽三更银漏,声声听彻。
雁帛鳞书难问取,冰弦玉管成虚设。
到不如、醉里了生涯,拚愁绝。
萧瑟泓峥,临高台、居然万里。
正云澜泱漭,黏天无壁。
日月纵横三岛外,星河烂漫洪波里。
把一钩、直下俯沧溟,凭鲛室。长啸起。天风急。
新赋就,秋涛沸。觉帝座非遥,去天仅尺。
笑指扶桑淩九点,下看蚁垤分诸国。
问何时、乘履访安期,鳌身黑。
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怅芦花寒哨,蘋花思远,惟有梦勾留。
还忆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颤玉搔头。
自叹红尘堕落,悔不侣闲鸥。
侥幸吹箫去也,画眉声、何处晓妆楼。
剩荒滩七里,情漪万丈,曲折绕船流。
紫鸾夜起,载一缕诗魂,碧云题款。五铢露染。
趁天风缥缈,软红尘断。上界清虚,路与秋烟共远。
赤城畔。自刘阮下山,鸡犬都换。琼斝谁更劝。
向雾阁霞窗,美人寻遍。绀桃笑浅。
笑惺忪蛱蝶,翅云飞倦。古径春幽,赖有寒簧作伴。
踏歌缓。小游仙、彀伊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