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处处播烽烟,火树何堪照绮筵。
半壁山河劳鞅掌,一挑风月懒横肩。
花飞已悟春如梦,漏永翻怜夜似年。
十二玉楼歌吹寂,银蟾无语下西偏。
绿林处处播烽烟,火树何堪照绮筵。
半壁山河劳鞅掌,一挑风月懒横肩。
花飞已悟春如梦,漏永翻怜夜似年。
十二玉楼歌吹寂,银蟾无语下西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与空虚并存的景象。首联“绿林处处播烽烟,火树何堪照绮筵”以烽烟和火树对比,展现了战争与节日的强烈反差,暗示了和平的珍贵。颔联“半壁山河劳鞅掌,一挑风月懒横肩”运用比喻,将治理国家的辛劳与享受节日的轻松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个人生活的无奈。颈联“花飞已悟春如梦,漏永翻怜夜似年”通过花落春逝的感慨和时间流逝的叹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伤。尾联“十二玉楼歌吹寂,银蟾无语下西偏”描绘了元宵节后歌舞散尽、寂静无声的场景,以及月亮缓缓西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前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何劳问我成都事,亦报君知便纳降。
蜀柳笼堤烟矗矗,海棠当户燕双双。
富春不并穷师子,濯锦全胜旱曲江。
高捲绛纱扬氏宅,半垂红袖薛涛窗。
浣花泛鹢诗千首,静众寻梅酒百缸。
若说弦歌与风景,主人兼是碧油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