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湘帘烛。记年时、秦淮艇子,鸭头春绿。
泛宅沧江闲鸥似,牵得吴篷作屋。
转撇去、南村松竹。
乍过重阳宵宵雨,锁秋闱、闷谱淋铃曲。
蒋山影,横窗幅。银蟾忽吐寒如玉。
乞明珠、消除病渴,铜盘仙醁。
宝树霜蛾清虚府,不艳人间腻福。
奈又损、婵娟螺蹙。
一阵凄潇檐沟响,替黄花、试把来朝卜。
烦左手,晚香掬。
五夜湘帘烛。记年时、秦淮艇子,鸭头春绿。
泛宅沧江闲鸥似,牵得吴篷作屋。
转撇去、南村松竹。
乍过重阳宵宵雨,锁秋闱、闷谱淋铃曲。
蒋山影,横窗幅。银蟾忽吐寒如玉。
乞明珠、消除病渴,铜盘仙醁。
宝树霜蛾清虚府,不艳人间腻福。
奈又损、婵娟螺蹙。
一阵凄潇檐沟响,替黄花、试把来朝卜。
烦左手,晚香掬。
这首词描绘了雨后初晴,霜天如画的景象,以及与友人长时间交谈后的离别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篇“五夜湘帘烛”,以夜晚的烛光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记年时、秦淮艇子,鸭头春绿”一句,回忆起往昔在秦淮河上乘舟游玩的情景,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色,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泛宅沧江闲鸥似,牵得吴篷作屋”描绘了在广阔的江面上,鸥鸟悠闲地飞翔,仿佛引领着诗人乘坐的船只,如同小屋一般漂浮在水面上,自由自在。这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转撇去、南村松竹”则转向了南村的松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松竹常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预示着新的开始。
“乍过重阳宵宵雨,锁秋闱、闷谱淋铃曲”描述了重阳节前后,连续的秋雨将人困在室内,心情郁闷,只能通过音乐来排遣。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蒋山影,横窗幅。银蟾忽吐寒如玉”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蒋山的影子映照在窗户上,如同一块寒玉,银白色的月亮高悬空中,散发出寒冷而清冷的光芒。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月夜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乞明珠、消除病渴,铜盘仙醁”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珍贵的明珠,以消除内心的干渴,同时引用仙醁(一种传说中的仙酒),寓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精神满足的向往。
“宝树霜蛾清虚府,不艳人间腻福”则将目光投向了清幽的宝树之下,霜蛾围绕,清静而空灵,与世俗的繁华形成对比,强调了对纯净、超脱生活的向往。
最后,“奈又损、婵娟螺蹙。一阵凄潇檐沟响,替黄花、试把来朝卜。烦左手,晚香掬”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的感慨。一阵阵的雨声,像是为明日的菊花卜吉凶,而诗人则在雨中轻轻拾起晚香,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寄托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秋巡豫郊,待雨播秋麦。
三冬复望雪,切切咨宣席。
春来举趾初,近远濡甘泽。
来牟知遍布,芃芃扑陇陌。
所希雨以时,芒种庶滋硕。
青齐喜依旬,接壤兴遥忆。
风气两省同,麦秋重民食。
置邮来佳音,两河沾及尺。
饼饵定可卜,市价已减值。
西望为民慰,忭庆手加额。
今岁幸时若,所历同南北。
深惟损益机,益凛惕乾德。
太宰诸郎君,次第殉国难。
既已慰先公,亦有光杨万。
憖遗此残生,东窜馀一线。
司马祇孤儿,曾参绩溪战。
幸逃笪桥死,亦得保馀喘。
投身玲珑岩,受役伊蒲饭。
世系既沈埋,头角甘漫漶。
相看各相讶,有泪不可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