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通过清澈见底的江水和露出水面的沙洲,展现了一个平静的河岸图景。
接着,“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进一步描绘了江中的深潭与岸边茂盛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幽深宜人的环境。诗人通过“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他们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羁绊。
而后,“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诗人开始回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那种轻舟荡漾的场景宛如昨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则是诗人在傍晚时分,坐在船上,看着夕阳的余晖投映在水面上的情景,心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感慨和兴致。
最后,“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诗人的目光南望着远方的鹿门山,内心充满了归乡的憾事,仿佛有什么美好的东西在回忆中流逝而去,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意境。
香消梦觉。黯然惊又早,浮生半百。
青鬓花封当日语,添取几丝华发。
绮思纷来,回文自解,总是前生业。
空中楼阁,醉时书破四壁。回首。
辛苦三迁,鸡窗十载,千里经风雪。
倚闾高堂愁日暮,望断凤城双阕。
杏雨黏衣,曲江春暖,此愿知何日。
少年莫负,花明柳暗时节。
春愁未醒,忽春风吹送,春情如水。
春浅春深春不觉,暗袭春人衣袂。
春思朦胧,春魂淡宕,春梦霏霏坠。
日高春暖,晓莺啼破春睡。
堪爱阑亚凭香,帘低浮艳,画到空濛际。
一片浓芬无著处,散入碧纱窗里。
不是旃檀,并非沈速,薰遍繁华地。
隔墙邻女,可曾猜是花气。
问西风、甚时吹紧,催将鸿雁声悄。
菊花拌坼重阳蕊,凉夜月圆天小。炉篆袅。
晕一缕仙云,不碍飞琼笑。莺烦燕恼。
道辜却韶光,传来冷信,逐渐岭梅早。谁家院。
箫韵凄眠度晓。声声心事缠搅。
丹凝禅悟寻常耳,还是文园幽妙。闲自料。
烟云幻繁华,转眼成秋草。朱颜未老。
正力避吴霜,冬馀强饭,竹素浣尘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