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
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
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
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
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
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
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
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
这首挽词描绘了对已故正议大夫李公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内阁论思密,西班步武清",展现了李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他参与深密的内阁讨论,引领着班列的清正风气。"谁无子隆贵,独被主恩荣",表达了对李公独特受到君主恩宠的赞叹,即便在众多显赫人物中也显得尤为突出。"带曳黄金重,鞍飞白玉轻",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李公身份的尊贵与权力的重量,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行动之轻盈与决策之果断。"旧时行乐地,箫鼓入佳城",则将回忆与哀悼交织在一起,将李公生前欢愉之地与逝世后安息之所联系起来,以箫鼓之声象征哀悼与怀念的氛围,传递出对逝者的深深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颂扬了李公的功绩与品德,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永恒的纪念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深情厚意的艺术风格。
章句白人发,发白章句亡。
覆瓿所宜然,不及秕与糠。
一朝从军行,出门中自商。
书生易言事,每每但慨慷。
侯封不由人,机会何可尝。
李广牵臂时,石虎亦哀伤。
何事终泯泯,更来醉尉狂。
昔人叹假羽,斯言佩勿荒。
十年曾有约,一日此停车。
白昼泛兰舸,黄昏到草庐。
树迷千嶂暝,人望数家墟。
雨后沿堤滑,岩前绕径淤。
科头争到疾,欹帽欲行徐。
支遁宁辞杖,渊明不用舁。
倦称游客路,问是野人居。
门对寒流水,池通夹道渠。
樵苏还未爨,蓬藋已教锄。
且共倾村酿,兼之荐野蔬。
睡方松阁稳,月待竹窗虚。
诘旦具鸡黍,临池鲙鲤鱼。
梁鸿新谊合,何逊旧游胥。
节是中秋近,留应几日馀。
榻偕仲举下,舟并李膺如。
亦入龙池社,閒过水部闾。
心从誇浃洽,迹岂渐萧疏。
浪谑频怜尔,谈诗乍垆予。
扁舟寻洛浦,十里采芙蕖。
吟咏因兹巧,情怀觉尽舒。
立知如独鹤,饮不任群猪。
易得谐时术,难教傲性除。
无金犹结客,有赋待吹嘘。
尚欲思投辖,何堪忍绝裾。
共成餐菊约,来著闭门书。
此谊如金石,应无忘厥初。
《喜黎缜之邓伯乔李伯襄三子过访澹圃别后奉寄二十六韵》【明·欧必元】十年曾有约,一日此停车。白昼泛兰舸,黄昏到草庐。树迷千嶂暝,人望数家墟。雨后沿堤滑,岩前绕径淤。科头争到疾,欹帽欲行徐。支遁宁辞杖,渊明不用舁。倦称游客路,问是野人居。门对寒流水,池通夹道渠。樵苏还未爨,蓬藋已教锄。且共倾村酿,兼之荐野蔬。睡方松阁稳,月待竹窗虚。诘旦具鸡黍,临池鲙鲤鱼。梁鸿新谊合,何逊旧游胥。节是中秋近,留应几日馀。榻偕仲举下,舟并李膺如。亦入龙池社,閒过水部闾。心从誇浃洽,迹岂渐萧疏。浪谑频怜尔,谈诗乍垆予。扁舟寻洛浦,十里采芙蕖。吟咏因兹巧,情怀觉尽舒。立知如独鹤,饮不任群猪。易得谐时术,难教傲性除。无金犹结客,有赋待吹嘘。尚欲思投辖,何堪忍绝裾。共成餐菊约,来著闭门书。此谊如金石,应无忘厥初。
https://shici.929r.com/shici/2gEhUph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