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长空树满霜,度云低拂近檐床。
林中夜半一声磬,卧见高僧入道场。
月满长空树满霜,度云低拂近檐床。
林中夜半一声磬,卧见高僧入道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里佛寺的宁静图景。"月满长空树满霜",以清冷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冬夜的静谧氛围,月光洒落在广阔的天空之下,而树木则被厚重的霜冻覆盖,营造出一种幽寂与孤冷的情调。
"度云低拂近檐床"一句,则将视角转移到室内,从容地描绘着夜深人静时分,窗外的云雾飘渺,而房檐下的光影则显得温馨和缓,营造出一种隐逸与安宁的氛围。
"林中夜半一声磬"一句,突兀地引入了一阵清脆的声音,这是寺院里的木鱼敲响,打破了夜晚的沉寂。这里的"一声磬"不仅是声音的描写,更是精神世界的唤醒。
最后,"卧见高僧入道场"则展现了一位佛门修行者在深夜进行冥想或礼佛的情景。"卧见"二字,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中观察到的这一幕,而"高僧"一词,则显示出对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霜雪、云雾和夜半木鱼声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
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
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
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
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
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
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憸。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觉炎。
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
颓然如九老,白发连苍髯。
此山当无云,秀色郁以添。
毅然如九官,靓饰出重帘。
佩环与巾裙,绀玉青纨缣。
远之妍西施。
近或丑无盐。
变态不可穷,诗者徒呫呫。
我初勇一往,役世难安恬。
浪荒不走职,民瘼当谁砭。
乖离今数旬,梦想欲窥觇。
自期得所如,何啻释囚钳。
念昔太白巅,下视海日暹。
朅来天柱游,屐齿尚苔黏。
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
胡为慕攀踏,已惫且不嫌。
岂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潜。
男儿有所学,进退不在占。
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
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归欤岩崖居,料理带与签。
得石坐兀兀,逢泉饮厌厌。
取舍断在独,岂必询谋佥。
子语实慰我,宁殊邑中黔。
玉枝将在山,当倚以葭蒹。
诗力我已屈,锋鋩子犹銛。
扶伤更一战,语汝其无谦。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宋·王安石】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憸。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觉炎。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颓然如九老,白发连苍髯。此山当无云,秀色郁以添。毅然如九官,靓饰出重帘。佩环与巾裙,绀玉青纨缣。远之妍西施。近或丑无盐。变态不可穷,诗者徒呫呫。我初勇一往,役世难安恬。浪荒不走职,民瘼当谁砭。乖离今数旬,梦想欲窥觇。自期得所如,何啻释囚钳。念昔太白巅,下视海日暹。朅来天柱游,屐齿尚苔黏。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胡为慕攀踏,已惫且不嫌。岂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潜。男儿有所学,进退不在占。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归欤岩崖居,料理带与签。得石坐兀兀,逢泉饮厌厌。取舍断在独,岂必询谋佥。子语实慰我,宁殊邑中黔。玉枝将在山,当倚以葭蒹。诗力我已屈,锋鋩子犹銛。扶伤更一战,语汝其无谦。
https://shici.929r.com/shici/XWC1d7b.html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
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
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
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巫山高,十二峰。
上有往来飘忽之猨猱,下有出没瀺灂之蛟龙,中有倚薄缥缈之神宫。
神人处子冰雪容,吸风饮露虚无中。
千岁寂寞无人逢,邂逅乃与襄王通。
丹崖碧嶂深重重,白月如日明房栊。
象床玉几来自从,锦屏翠幔金芙蓉。
阳台美人多楚语,秖有纤腰能楚舞,争吹凤管鸣鼍鼓。
那知襄王梦时事,但见朝朝暮暮长云雨。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