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易水垆头放歌怀庆卿》
《易水垆头放歌怀庆卿》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高渐离,举杯击筑天淋漓。

君不见鲁句践,叱咤干将起雷电。

十载荆卿游酒人,褐衣短后随风尘。

一朝匕首刺秦国,白虹千丈垂嶙峋。

貔貅万亿夹广陛,阊阖眈眈虎狼睨。

羸躯五尺掉臂入,勇慑孟贲走庆忌。

世儒刺促计成败,胡不身履斯人地。

君不见十三杀人秦舞阳,死灰踯躅秦宫傍。

当时孺子果怯死,捧图胡以来咸阳。

乃知鼎镬良可蹈,一时感激轻毫芒。

豆羹箪食色陡变,况持白刃游朝堂。

天门峨峨九重辟,六师七萃纷张皇。

从容步履若无事,俯视政也如蜩螗。

图穷督亢刃乃见,至今神貌犹扬扬。

伟哉大勇旷百世,共工项籍争雄强。

八创嬉笑总馀事,沾沾俗士徒称扬。

君不见聂政大呼本仓卒,专诸进食元潜藏。

豫生毁形伏桥厕,谁哉十目交嵓廊。

三人视卿孰难易,一死虽同蹈死异。

吁嗟太史传刺客,百代何人奋高义。

我来易水吟悲风,萧萧匹马随征鸿。

当时壮士岂复得,黄金台馆徒穹窿。

为卿作歌酹卿酒,恍忽精灵下携手。

田光鞠傅渺何处,独往城南问屠狗。

(0)
鉴赏

此诗《易水垆头放歌怀庆卿》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易水为背景,追忆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荆轲等刺客的敬仰之情。

首句“君不见高渐离,举杯击筑天淋漓”,借高渐离的故事,描绘出豪情壮志的场景,引出对荆轲的回忆。接着“君不见鲁句践,叱咤干将起雷电”进一步渲染了英雄气概,将荆轲与历史上的其他英雄并列,强调其非凡之处。

“十载荆卿游酒人,褐衣短后随风尘”描述了荆轲在世时的流浪生活,以及他与普通人的交往,展现了其不拘小节、豪迈洒脱的性格。接下来“一朝匕首刺秦国,白虹千丈垂嶙峋”则直接描绘了荆轲刺秦的壮烈一幕,通过“白虹”这一象征,增强了事件的神秘与震撼力。

“貔貅万亿夹广陛,阊阖眈眈虎狼睨”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秦军的庞大与威猛,反衬出荆轲行动的勇敢与决绝。“羸躯五尺掉臂入,勇慑孟贲走庆忌”则赞美了荆轲的勇气和胆识,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能无所畏惧。

“世儒刺促计成败,胡不身履斯人地”表达了对当时学者只关注成败而忽视英雄行为的批评,强调了亲身经历的重要性。接下来“君不见十三杀人秦舞阳,死灰踯躅秦宫傍”通过对比秦舞阳的怯懦,突出了荆轲的英勇。

“当时孺子果怯死,捧图胡以来咸阳”则反思了荆轲行动背后的动机,以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最后“乃知鼎镬良可蹈,一时感激轻毫芒”表达了对荆轲牺牲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敬佩。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再现了荆轲刺秦的历史场景,更表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个人勇气的推崇。胡应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使得这首诗成为对荆轲及其时代精神的深情赞歌。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送坚甫同年·其二

得数常奇懒下筹,肯来荒徼治累囚。

三年笑别浙江远,万里吟归岷岭秋。

赵壹囊空常肮脏,虞卿书就愈穷愁。

蹠香回臭都休问,未有林泉且宦游。

(0)

和张屯田秋晚灵峰东阁闲望

直栏横绝紫微阴,凭久秋光照客襟。

一道山川寒色远,万家烟火夕阳深。

泾滩水落群鸦集,秦岭云高断雁沉。

此兴浩然须把酒,可怜难醉异乡心。

(0)

闻陈山人定命丹成试以诗乞

水火相交养大还,已闻神汞满炉乾。

彘肪谷漆寻常得,敢服灵丹二万丸。

(0)

和子山种花·其三

曾宴琼林烂熳红,宝津楼下看春风。

今朝忽向君家见,犹忆当年醉眼中。

(0)

赠林碧鉴相士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脏何烱烱。

桑田沧海千馀年,百鍊依然化为矿。

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

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

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

我方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暗中许负应卢胡。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

(0)

送行中斋三首·其二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威凤虽在薮,肯顾鸡鹜食。

所以古之人,受变心不易。

亳鼎已迁周,西山竟肌瘠。

豫子身自漆,长弘血成碧。

何尝怨废兴,而或二心迹。

坚白不在缁,羔裘良自惜。

此谊公素明,俗见或未识。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