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洞庭一泻八百里,浮云贴天天浸水。

君山一点碍眼青,却似今日酒酣别君之块垒。

问君来何为,欲浮湘沅窥九疑。

问君去,何以为,怯蛟龙,畏山鬼。

送君洞庭水,言归洞庭山。

洞庭之山具区里,八九云梦吞其间。

山名水名一而已,吴楚间关几千里。

谁知地道巴陵中,金庭玉柱遥相通。

吾侪俗骨不能到,但看长风巨浪心忡忡。

楚人肯道七泽小,吴侬但夸具区好。

橙黄橘绿鲈脍鲜,我怪君行犹未早。

与君同时客殊方,看君独归心自伤。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于兹乡。

但得相逢似人喜,此日天涯可知矣。

安能郁郁久居此,明日扁舟亦东耳。

前途待我烟波中,急棹来追子皮子。

(0)
鉴赏

这首《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并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愁。

开篇“洞庭一泻八百里,浮云贴天天浸水”,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无垠,湖水与天空仿佛融为一体,云朵紧贴天际,湖面倒映着天空,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接着,“君山一点碍眼青”则将视线聚焦于君山,以其独特的青色点缀在碧波之上,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问君来何为,欲浮湘沅窥九疑”两句,诗人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目的的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神秘的九嶷山,充满了探险的意味。随后,“怯蛟龙,畏山鬼”则描绘了友人面对未知旅程的恐惧,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送君洞庭水,言归洞庭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通过水与山的意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洞庭山的雄伟与广阔,以及其与吴楚之间的连通,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

“谁知地道巴陵中,金庭玉柱遥相通”进一步强调了洞庭山与外界的联系,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通道。然而,“吾侪俗骨不能到,但看长风巨浪心忡忡”则表达了诗人虽无法亲临其境,但内心仍充满对未知探索的渴望。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楚地与吴地的不同风貌,赞美了洞庭湖周边的自然风光,尤其是橙黄橘绿的景象,以及鲈鱼的美味。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独自归乡的羡慕和对自己滞留此地的无奈。“安能郁郁久居此,明日扁舟亦东耳”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远方的心愿,而“前途待我烟波中,急棹来追子皮子”则预示着未来某日,诗人或许会追随友人,踏上新的旅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白下江风

风起布帆开,清朝破浪回。

舟飞疾似马,江涌怒于雷。

双塔辞人去,群山揖客来。

不愁归路远,吟望意悠哉。

(0)

忆故园·其一

小筑青青柳色新,飞来白鹤不惊人。

弹琴欲罢垆烟绕,石榻幽清少到尘。

(0)

甲申除日见荔圃桃开

信是流光去似蛇,梅花开后又桃花。

花因节序催残腊,暖到枝头竟茁芽。

任却玄英还造物,放开老眼阅年华。

送年莫问谁醒醉,阮北阮南共一家。

(0)

和大云上人

乍看飞锡杖,来叩薜萝幽。

菊绽香浮钵,风轻秋满楼。

山中容我老,尘外几人休。

说法兼敲句,相将石点头。

(0)

赠杨金山堪舆

君家有秘诀,千古得真传。

一剑横河岳,五仓会谷川。

黄金凭法眼,绿树护新阡。

不尽临歧意,注眸鸟外天。

(0)

得允请报告

提戈整旅靖鸱张,恩命欣承到紫阳。

乞得閒身容老逸,免从尘鞅度炎凉。

邯郸幻梦迷初醒,江上秋风兴正长。

收拾担簦归旧里,白云深处息劳缰。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