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卯人日泊皖城同葵轩总戎紫君文学登近江寺得春字》
《乙卯人日泊皖城同葵轩总戎紫君文学登近江寺得春字》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临此日正宜春,万里鲸波绝点尘。

铜柱旧营高细柳,玉壶新月照归人。

旌旗闪日遮龙藏,鹢鹳奔云逸凤津。

剑阁燕然谁属笔,千秋大业始图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联“登临此日正宜春,万里鲸波绝点尘”开篇即展现了一幅春日登高、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的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与净化之感。颔联“铜柱旧营高细柳,玉壶新月照归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以“铜柱”象征历史的印记,“细柳”则寓意着轻盈与生机,而“玉壶新月”则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柔与静谧,仿佛在为远方归来的人照亮道路。

颈联“旌旗闪日遮龙藏,鹢鹳奔云逸凤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雄伟与壮丽,通过“旌旗”、“龙藏”、“鹢鹳”、“凤津”等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英雄的豪情,同时也暗示了胜利与和平的愿景。尾联“剑阁燕然谁属笔,千秋大业始图麟”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未来的思考,提出“剑阁燕然”的典故,引出对功业与传承的深思,表达了对后世的期许与对历史长河中伟大事业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历史、战争、和平以及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秋江晚泊和豫章李夫人韵

石尤风急泊沙湾,日落寒江鸥鹭閒。

秋水空明千里月,荒烟暝锁万重山。

樵歌野唱犹行路,僧寺残钟独掩关。

潦倒篷窗愁客梦,漫披诗史手重删。

(0)

辰山步虚词

郁萧宴罢列仙归,彩凤青鸾各自飞。

敕赐珍珠三百斛,满身璎珞绕天衣。

(0)

题竹

小院何空寂,相依独此君。

雪深愁易折,风急不堪闻。

白石移花影,青苔拥籀文。

楼头残月上,空翠落纷纷。

(0)

拟古

八月天高雁南翔,日暮萧条草木黄。

与君别后独徬徨,万事寥落悲断肠。

依稀河汉星无光,徘徊白露沾衣裳。

人生寿考安得常,何为结束怀忧伤。

中夜当轩理清商,援琴慷慨不能忘,一心耿耿向空房。

(0)

秋雨吟

高楼秋雨时,事事异往昔。

骨肉东南居,田畴稻不获。

树叶色将变,寒虫语幽石。

孤愁多苦心,四顾成萧索。

云暗远山峰,独坐苔阶夕。

(0)

吊张曼殊·其二

云髻峨峨似洛神,都人争学百环新。

凭他学尽新妆巧,不是才郎收泪人。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