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游行遍九宫,世间无地可宽容。
坤维莫傍剑门阁,衡岳何依天柱峰。
睨柱傥能回赵璧,思鲈安用过吴松。
群羊竞语遽如计,欲息兵戈气甚浓。
太一游行遍九宫,世间无地可宽容。
坤维莫傍剑门阁,衡岳何依天柱峰。
睨柱傥能回赵璧,思鲈安用过吴松。
群羊竞语遽如计,欲息兵戈气甚浓。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历者在九宫之间的行走,感受到世间无处容身之苦。诗人通过坤维剑门阁、衡岳天柱峰这些地理名胜,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无依。同时,诗中提及历史人物赵璧和吴松,展现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
“睨柱傥能回”一句中的“傥”,在这里可能有强作之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最后,“群羊竞语遽如计”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恐慌,而“欲息兵戈气甚浓”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但这种愿望在当时的战乱中显得尤为奢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联想,抒发了诗人对个人的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感慨。
榆关将军紫花额,自言能拂双枝戟。
登台望虏识风尘,度碛寻营知水脉。
娶妻胡女能胡言,盗马与官多得钱。
石州虽残虏多死,榆林独出兵气全。
顷缘互市边筹假,市马与军非善马。
牵过倒死即须偿,就中更有难言者。
余闲老将学耕耘,后来儿子不能军。
但愿英雄不生虏,兜零无火更何云。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笋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