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
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
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
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
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三十四)》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清晨时分,诗人来到易水边,目睹鹬蚌因争夺而激烈争斗。他深感今日之事延续到明日,渔夫得以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擒获两者。接着,诗人联想到战国时期齐楚两国长期争霸,战争不断,暗示这样的无休止冲突只会导致国力衰弱。最后,他以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为例,指出长久的战争终将导致弱者的灭亡,强大的秦国最终吞并了其他诸侯。
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和平与避免无谓纷争的期盼,以及对强权兴衰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