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打鱼,供姑糜。暮打鱼,供儿衣。
乱发不理布巾裹,尺半腰裙才蔽髁。
截竿补网生小娴,雪虐风凄漏台坐。
大水候鱼花,小水种鱼秧。
一家姑妹杂腥秽,栉沐安识脂粉香?
水田无税不忧歉,富家阡陌三年荒。
君不见东邻新妇肌肤白,卖作人奴受鞭挞。
朝打鱼,供姑糜。暮打鱼,供儿衣。
乱发不理布巾裹,尺半腰裙才蔽髁。
截竿补网生小娴,雪虐风凄漏台坐。
大水候鱼花,小水种鱼秧。
一家姑妹杂腥秽,栉沐安识脂粉香?
水田无税不忧歉,富家阡陌三年荒。
君不见东邻新妇肌肤白,卖作人奴受鞭挞。
这首《罾妇行》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描绘渔妇生活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妇们艰辛的生活状态和她们对家庭的责任感。
诗中以“朝打鱼,供姑糜。暮打鱼,供儿衣。”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渔妇们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地劳作,只为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接着,“乱发不理布巾裹,尺半腰裙才蔽髁。”一句,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渔妇们的朴素与辛劳,她们顾不上整理仪容,仅以简陋的衣物遮体,生活条件可见一斑。
“截竿补网生小娴,雪虐风凄漏台坐。”进一步展示了渔妇们在恶劣天气下仍坚持出海捕鱼的坚韧精神。她们不仅需要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酷考验,还要在简陋的条件下进行修补渔具的工作,生活之苦可见一斑。
“大水候鱼花,小水种鱼秧。”则描绘了渔妇们根据季节和水位的变化,灵活调整捕鱼策略的情景,体现了她们对渔业生产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
“一家姑妹杂腥秽,栉沐安识脂粉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渔妇们生活环境的简陋与日常生活的朴素,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她们生活的艰苦。
“水田无税不忧歉,富家阡陌三年荒。”则从更广阔的视角,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水田无需缴纳赋税,却能保证丰收,而富人家的田地却可能因长期荒废而无法耕种,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不公。
最后,“君不见东邻新妇肌肤白,卖作人奴受鞭挞。”以反问的形式,将目光转向了社会底层的另一群体——被卖为奴仆的新妇,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渔妇们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公和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行当腊候晚,共惜岁阴残。
闻道巴山远,如何蜀路难。
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
海岸望青琐,云长天漫漫。
十年不一展,知有关山难。
适逢阮始平,立马问长安。
取公咏怀诗,示我江海澜。
暂若窥武库,森然矛戟寒。
眼明遗头风,心悦忘朝餐。
大驾今返正,熊罴扈鸣銮。
公游凤凰沼,献可在笔端。
系越有长缨,封关祗一丸。
囧然翔寥廓,仰望惭羽翰。
嘉会不我与,相思岁云殚。
唯当袖佳句,持比青琅玕。
少年事远游,出入燕与秦。
离居岁周天,犹作劳歌人。
负剑渡颍水,归马自知津。
缘源到旧庐,揽涕寻荒榛。
邻里喜相劳,壶觞展殷勤。
酒兰击筑语,及此离会因。
丈夫随世波,岂料百年身。
今日负鄙愿,多惭故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