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元隐挽诗》
《王元隐挽诗》全文
宋 / 唐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双鬓翻经老,千金食客贫。

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

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

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

(0)
鉴赏

这首挽诗《王元隐挽诗》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对王元隐生平的描绘,展现了其晚年生活的困顿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双鬓翻经老”描绘了王元隐年岁已高,两鬓斑白,以翻阅佛经寄托晚年时光的情景,体现了其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接着“千金食客贫”一句形成鲜明对比,指出尽管他曾是拥有众多食客的富贵之人,如今却陷入贫困,生活落魄,表达了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主题。

“由来户外屦,不救甑中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指出即使曾经门庭若市,也无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琐碎问题,如门外的鞋子无法解决锅底的灰尘,形象地比喻了富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无奈。

“惜此凌云手,终于入幕宾”则表达了对王元隐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之情。这里的“凌云手”比喻其卓越的才能,而“入幕宾”则暗示其最终只能成为幕僚,未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最后,“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自我价值的问题。这里引用了禅宗的故事,意在启发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应像禅者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寻找内在的力量,正如崔篆学习崔骃的书法一样,追求精神上的成长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王元隐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庚作为宋代文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唐庚

唐庚
朝代:宋   字:子西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你喜欢

大同歌

农人农,贾人贾。文人文,武人武。

左贾右农,谁与通功。轩文轾武,谁与禦侮。

瞽师典乐,刖夫司阍。智愚迭役,孰去孰存。

乾坤何磅礴,为蟨为蛩蛩。

周主昌君义,殷士揭臣忠。

山青云霭白,草绿花舒红。

东家圣,老于行,西家愚,没于市。

无用费平章,亦各毕其事。

(0)

寿王公詹七秩

琅琊门第旧称雄,握手翩翩大令风。

函谷云霞新紫气,燕台日月旧青宫。

竹枝赋就徵才子,桃叶歌成教短童。

闻道瑶池开燕日,万花如绣簇帘栊。

(0)

塞下曲·其三

穷边寒日惨无光,沙草连天走白狼。

百战健儿争射猎,秋风跃马黑山阳。

(0)

寄白羊口裴万户兼讯陈兵宪

射猎遥知部伍閒,少年聊复破愁颜。

奇功自出论兵外,侠气人看跃马间。

日暮皂雕盘朔漠,天寒苍兕吼西山。

祭遵战守无虚策,拟待明光奏捷还。

(0)

调方景武方长仅三尺而为戚大将军幕客

宽裾乍曳蓟门尘,曾睹新篇动七闽。

名似要离那恨小,请同方朔莫言贫。

东门此去无长狄,上帝由来有弄臣。

见说府公难喜怒,可将书记属王珣。

(0)

挽歌·其三

甲兵冠天来,朝野靡宴宁。

背亲为王臣,焉以辞国殇。

青霾吹荡翳,金鼓惨不扬。

贵贱并一时,颅趾委沙场。

日暮轮蹄尽,乌鸢来啄创。

有手不能驱,有目无精光。

朔风吹朝夕,枯骨渐坚强。

家人具衣冠,延我之北邙。

羽卫骖驔列,空为存者倡。

两地竟谁真,千秋浩茫茫。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