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
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
偶携竹杖寻仙去,閒看蒲衣采药还。
翠壁丹书如可访,石门铁锁定高攀。
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
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
偶携竹杖寻仙去,閒看蒲衣采药还。
翠壁丹书如可访,石门铁锁定高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崧回忆骑黄鹤游览青山的往事,以及他在长春道院的闲适生活。首联“曾骑黄鹤下青山,又憩长春候紫关”展现了诗人过去的游历与归宿,富有仙侠气息。颔联“潋水月明花窅窅,武功云散草斑斑”通过月光下的水面、花开的景象和武功山的云雾,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自然环境。
颈联“偶携竹杖寻仙去,閒看蒲衣采药还”进一步刻画了诗人追求仙道、采药归来的闲逸生活,竹杖和蒲衣都寓含着隐士的风范。尾联“翠壁丹书如可访,石门铁锁定高攀”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典籍的向往和对登高望远的渴望,暗含着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作者在乱世中寻求心灵宁静和超脱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崇尚和向往。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
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侵晓鸥梦稳。非尘境。
棹月香千顷。锦机靓。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
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
柔丝容易萦损。
暮草堆青云浸浦。记匆匆、倦篙曾驻。
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
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
酒易醒,思正苦。想空山、桂香悬树。
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
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
潘郎渐老,风流顿减,闲居未赋。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
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不道蝉联鼎贵。
对秋灯、依然风味。紫囊归去,绿野闲来,青毡都未。
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
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已动金瓯姓字。
早梅□,□□□□。□□□□,□□□□,□□□□。
斯人已矣舟移壑,惆怅九原谁可作。
灵光长与孤月孤,幻化偶随落叶落。
人间好事平生有,留得芬香传万口。
杨侯宅畔蜀江边,霜立梅花醉哀酒。
伯仲如林吾所爱,俯仰十年无一在。
鬓边日月去如飞,老怀不待秋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