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不死贼,未必世能容。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徐俯的《句》系列之六十八,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主题,但通过诗句“向使不死贼,未必世能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权力、道德与社会秩序深刻反思的意味。
“向使不死贼”一句,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即如果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不死,那么他们是否还能在世间立足。这里的“贼”不仅仅指字面意义上的盗贼,更可能暗喻为那些危害社会、违背道德准则的人。诗人通过这个假设,表达了对这类人物存在与否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的维护。
“未必世能容”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考的结果。即使这些“贼”不死,世界也未必能够容忍他们的存在。这句话暗示了社会对于不道德行为的排斥和对于正义的追求,强调了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它提醒人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维护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涉江五章章六句
江之广兮,有菱有荷。言往从之,爰摭其华。
轻飔扬翔,安澜欲狂。江之广兮,有荷有菱。
言往从之,爰撷其英。轻飔裴回,安澜欲隤。
白石晃晃,江水潒潒。虽曰潒潒,中心如荡。
惓然兴思,夫谁与我榜。白石摺摺,江水渫渫。
虽曰渫渫,中心如猎。惓然兴思,夫谁与我楫。
白石队队,江水汇汇。虽曰汇汇,中心如醉。
惓然兴思,夫谁与我济。
三子诗·其一何吾周襄武
何生抱殊尚,本自竹林人。
被褐怀珠玉,素心一何敦。
文章丽云汉,英姿薄秋旻。
磊落视千古,慷慨怀酸辛。
悲歌吐清响,微言蹑飞尘。
烈士有馀感,古人多素风。
是岂慕自贵,胸怀良有凭。
弱冠早相得,壮年谊逾深。
往往称才学,鸣声俱及晨。
廓落心独远,荆榛道弥尊。
愿为双飞龙,矫翼同轩腾。
皓首以为期,于焉见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