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景.寒食四邻清》
《春景.寒食四邻清》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寒食掩柴荆,春郊无意行。

极知三日近,并觉四邻清。

绿暗鸦衔纸,晴明笛卖饧。

朱陈前社远,王谢断烟横。

鹤表怜城冢,鲭盘冷客卿。

昭丘茅屋破,千载见人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春郊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寒食掩柴荆,春郊无意行”,开篇即以寒食节的习俗——关闭门户,表达了诗人对春郊的无意涉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极知三日近,并觉四邻清”,点明了寒食节临近,同时暗示了节日的清静,四邻的寂静,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铺垫。

颈联“绿暗鸦衔纸,晴明笛卖饧”生动地描绘了寒食节的特色景象:乌鸦衔着祭品纸钱在绿树间穿梭,晴朗的天空中传来卖糖稀(饧)的笛声,既展现了节日的肃穆气氛,也透露出一丝生活的温馨。

尾联“朱陈前社远,王谢断烟横”通过引用古代名门望族朱陈、王谢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怀旧情绪,远处的社稷庙显得遥远而寂寥,仿佛连昔日的繁华都已随风逝去。

最后两联“鹤表怜城冢,鲭盘冷客卿。昭丘茅屋破,千载见人情。”则将笔触转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人情世态的感慨。鹤表怜城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鲭盘冷客卿,则可能寓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冷落的无奈。昭丘茅屋破,虽是破败之景,却映射出千载以来人情的恒常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前后春郊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事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鼎湖

有唐天子天宝初,礼官学士披图书。

推本黄帝九云车,曾跨火龙升天衢。

世传虢略留鼎湖,世传桥山晏神舆。

真人起灭不异涂,霓来吹落火龙须。

一须落处生万芜,春风秋霜荣复枯。

顶峰千丈金芙蕖,一叶金华落婺墟。

天子闻之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

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结草屠苏。

始严祠宇辟一区,至今名篆存珷玞。

上下万年变万殊,水云依旧本扶疏。

事载咸通端不诬,世更五代迹不除。

钜宋兴王握乾符,庆源尊祖礼何如。

乃命天下严殿庐,治平天子榜玉虚。

北客南来一字无,飘飘含蓼政如荼。

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闲神应微嗫嚅。

尽收胜概赋归欤,归去山东作画图。

(0)

靖节祠堂

道出古柴桑,渊明祠有堂。

春逢杨柳绿,秋及菊花黄。

有酒尊居右,无弦琴在床。

清名百世下,庐岳共存亡。

(0)

予家小山四首·其三月

小山凝望月明间,天与金银作小山。

愿得月轮长不去,一山光景付吾閒。

(0)

奠谒王荆公坟三首·其二

大手曾将元鼎调,龙沉鹤去事寥寥。

寺楼早晚传钟响,坟草春回雪半消。

(0)

元舆待制招饮衣锦亭

宿雨消残暑,嘶蝉引素秋。

吟悲宋玉赋,醉倚仲宣楼。

衣锦平时乐,藏舟战国愁。

蜀山斜照尽,归兴尚迟留。

(0)

江亭

江亭孤坐久,野望眼偏明。

映日浮云簿,摇风细柳轻。

出墙新笋熟,拍岸晚潮生。

遣仆沽春酒,幽欢取次成。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