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掩柴荆,春郊无意行。
极知三日近,并觉四邻清。
绿暗鸦衔纸,晴明笛卖饧。
朱陈前社远,王谢断烟横。
鹤表怜城冢,鲭盘冷客卿。
昭丘茅屋破,千载见人情。
寒食掩柴荆,春郊无意行。
极知三日近,并觉四邻清。
绿暗鸦衔纸,晴明笛卖饧。
朱陈前社远,王谢断烟横。
鹤表怜城冢,鲭盘冷客卿。
昭丘茅屋破,千载见人情。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春郊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寒食掩柴荆,春郊无意行”,开篇即以寒食节的习俗——关闭门户,表达了诗人对春郊的无意涉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极知三日近,并觉四邻清”,点明了寒食节临近,同时暗示了节日的清静,四邻的寂静,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铺垫。
颈联“绿暗鸦衔纸,晴明笛卖饧”生动地描绘了寒食节的特色景象:乌鸦衔着祭品纸钱在绿树间穿梭,晴朗的天空中传来卖糖稀(饧)的笛声,既展现了节日的肃穆气氛,也透露出一丝生活的温馨。
尾联“朱陈前社远,王谢断烟横”通过引用古代名门望族朱陈、王谢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节日的怀旧情绪,远处的社稷庙显得遥远而寂寥,仿佛连昔日的繁华都已随风逝去。
最后两联“鹤表怜城冢,鲭盘冷客卿。昭丘茅屋破,千载见人情。”则将笔触转向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人情世态的感慨。鹤表怜城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鲭盘冷客卿,则可能寓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冷落的无奈。昭丘茅屋破,虽是破败之景,却映射出千载以来人情的恒常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前后春郊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事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
有唐天子天宝初,礼官学士披图书。
推本黄帝九云车,曾跨火龙升天衢。
世传虢略留鼎湖,世传桥山晏神舆。
真人起灭不异涂,霓来吹落火龙须。
一须落处生万芜,春风秋霜荣复枯。
顶峰千丈金芙蕖,一叶金华落婺墟。
天子闻之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
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结草屠苏。
始严祠宇辟一区,至今名篆存珷玞。
上下万年变万殊,水云依旧本扶疏。
事载咸通端不诬,世更五代迹不除。
钜宋兴王握乾符,庆源尊祖礼何如。
乃命天下严殿庐,治平天子榜玉虚。
北客南来一字无,飘飘含蓼政如荼。
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闲神应微嗫嚅。
尽收胜概赋归欤,归去山东作画图。
《鼎湖》【宋·张因】有唐天子天宝初,礼官学士披图书。推本黄帝九云车,曾跨火龙升天衢。世传虢略留鼎湖,世传桥山晏神舆。真人起灭不异涂,霓来吹落火龙须。一须落处生万芜,春风秋霜荣复枯。顶峰千丈金芙蕖,一叶金华落婺墟。天子闻之为嗟吁,大封山川名仙都。姓刘天师半山居,修真自结草屠苏。始严祠宇辟一区,至今名篆存珷玞。上下万年变万殊,水云依旧本扶疏。事载咸通端不诬,世更五代迹不除。钜宋兴王握乾符,庆源尊祖礼何如。乃命天下严殿庐,治平天子榜玉虚。北客南来一字无,飘飘含蓼政如荼。崆峒童子真吾徒,心闲神应微嗫嚅。尽收胜概赋归欤,归去山东作画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MtDb9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