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望海亭》
《登望海亭》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谁将龙脊置新亭,一饷登临耳目醒。

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wànghǎitíng
sòng / liángnéng

shuíjiānglóngzhìxīntíngxiǎngdēnglíněrxǐng

shíhǎiménshānjìnchùlànyínduīshùluóqīng

注释
龙脊:形容山势陡峭,像龙的脊背一样。
新亭:新建的亭子,供人休息观赏。
一饷:一会儿,短暂的时间。
耳目醒:使人心情舒畅,眼前景色让人心灵清醒。
海门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或海港入口的山。
烂银堆:比喻洁白如银的沙滩或雪景。
螺青:青色的螺壳,可能指海洋生物的贝壳。
翻译
是谁把龙脊山作为新的亭台,短暂停留中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想要了解海门山的尽头在哪里,就在那如堆积的烂银中数着青色的螺纹。
鉴赏

这首诗名为《登望海亭》,作者是宋代诗人喻良能。诗中通过描绘登临望海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海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谁将龙脊置新亭”以设问起笔,仿佛在询问是谁独具匠心地建造了这座亭子,如同将龙脊般的山势巧妙融入其中。"龙脊"可能暗指山势陡峭,富有动感,与新亭相映成趣。

次句“一饷登临耳目醒”则写出了登亭后的效果,一个“醒”字,既形容了眼前景色的清新宜人,也暗示了诗人精神上的振奋和心灵的觉醒。短暂的停留,却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清醒和愉悦。

最后两句“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进一步描绘了望海亭所见的海景。诗人站在亭上,试图探寻海门山的尽头,只见那片波光粼粼的海面如同堆积的白银,而山峰在其中若隐若现,只有几座青螺似的山尖清晰可见,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望海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中秋夜游秦淮归城南作

城南好酒如春泉,短榻酒家楼下眠。

醒来露重葛衣冷,正见皓月当中天。

呼僮起步六街去,香尘宝毂清溪边。

玉箫吁夜声未歇,雏姬十五歌阿怜。

此时据鞍我亦乐,顾影不觉犹少年。

惜哉花月只空度,春江回首愁如烟。

去年此夜人初别,今岁今宵已成忆。

怀人中酒自年年,此时愁煞天涯客。

桃叶渡,莫愁湖,昔日佳丽今有无。

残金剩粉吊不尽,徘徊漏下啼城乌。

啼乌哑哑天将晓,走马却出长干道。

到此惟馀万古愁,荒荒月落高城小。

(0)

初春

不分春风解劝餐,只将幽恨上眉端。

将归燕子休垂幕,渐老梅花莫倚阑。

最怕难醒惟独醉,生憎易中是轻寒。

新传多少红笺字,半为昏盹未忍看。

(0)

蔼吉堂宴集,和雪村次韵

层城三面水周环,高馆临江控故关。

樽俎折冲雄略远,笙歌腾沸客情闲。

家乡风味筵中酒,几席云光槛外山。

喜与同人萍迹合,诗情缥缈贡章间。

(0)

挽张之洞联

一事不知儒者耻,知古知今,知中知外,使得尽其所学,行其所言,治天下犹运之掌;

卓如有立末由从,立政立教,立德立功,历数三代以来,五洲以内,微斯人吾谁与归。

(0)

挽王颂声联

水部一官,才长命短;钱塘八月,人去潮来。

(0)

挽张之洞联

学贯古今,望隆中外,治尚兴革,策主富强,真宰相气运所关,朝端更有几元老;

南疆保障,商约纡筹,轨政观成,铁官大举,想当日艰难共济,世间又弱一知音。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