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
《暮春》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期行晼晚,春意剩芳菲。

曲水应修禊,披香未试衣。

雨花红半堕,烟树碧相依。

怅望梦中地,王孙底不归。

(0)
注释
春期:春季的晚期。
行:行走,此处指时光流逝。
晼晚:傍晚,引申为接近结束。
春意: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剩:剩余,剩下。
芳菲:花草的香气,代指春色。
曲水:弯曲的溪流,古代习俗在农历三月三在水边举行修禊活动。
修禊:古代的一种民俗,于水边洗涤以祈福消灾。
披香:穿着香气袭人的衣物。
未试衣:还没有机会或心情试穿新衣。
雨花:落花在雨中。
红半堕:红色的花朵掉落了一半。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碧相依:绿色的树木相互依靠。
怅望:惆怅地远望。
梦中地:梦境般的地方。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此处泛指远方游子。
底不归:到底何时回来。
翻译
春天即将逝去,春色依然繁盛。
计划在弯曲的溪流边举行修禊仪式,但还未试穿新衣。
雨中的花朵掉落了一半,绿树在烟雾中相互依偎。
惆怅地遥望梦境之地,远方的游子何时归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念和不舍。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春期行晼晚,春意剩芳菲"中,“春期”指的是春天将尽的时候,“晼晚”形容日影西斜,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春意即春天的气息,还有“剩”和“芳菲”的美好,但已经不再如初。

"曲水应修禊,披香未试衣"两句,通过对清凉河水适宜沐浴(修禊)和尚未穿上带有花香的衣服来表达春日里人们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期待。

接下来的"雨花红半堕,烟树碧相依"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雨后的花瓣如同轻纱般飘落,而那迷离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格外碧绿,彼此依偎。

最后两句“怅望梦中地,王孙底不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逝去美好的回忆和无法重返的哀愁。这里的“王孙”意指古代贵族子弟,常用以象征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宿石桥闻水声

野桥曲折渡千回,古寺悬知水面开。

一夜寒声喧客枕,却疑风雨转山来。

(0)

次韵郑守舜举喜雪四首·其一

好雪相仍岁又除,丰年瑞事总堪书。

未嫌款段追千骑,化作张仙跨白驴。

(0)

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

蘋花吹尽藕花香,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共君长啸饮湖光。

(0)

改祭修斋决疑颂.第六疑:今若改祭,自古已来,还有报验耶?颂曰:

回邪生正信,臭草出栴檀。

逢难须坚固,安居志好攀。

(0)

五峰合涧诗.月桂峰

嫦娥戏仙桂,掷子落人寰。

秀颖发矫林,芳馨腾远山。

兔边甘百上,鸟外谁一攀。

月里催人老,云根伴余闲。

馀霞照海甸,高翠暖湖关。

康乐不在哉,猿来空庭间。

(0)

寄刘处士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

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

鸟背长湖色,门閒古树阴。

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