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府斋秋日》
《府斋秋日》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卷帷收扇暮凉初,秋意盈襟小疾除。

池面宿烟荷盖老,阶唇漏日竹阴疏。

虚舟触物真无意,高枕论才似有馀。

学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读贝多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iqiū
sòng / sòngxiáng

juànwéishōushànliángchūqiūyíngjīnxiǎochú

chímiàn宿yāngàilǎojiēchúnlòuzhúyīnshū

zhōuchùzhēngāozhěnlùncáiyǒu

xuédàozhīfēikānshěnyǎnhūnfāngbèiduōshū

注释
暮凉:傍晚的凉意。
盈襟:充满胸怀。
宿烟:夜间笼罩的雾气。
虚舟:比喻超脱物外的心境。
贝多书:指佛经。
翻译
傍晚时分,我卷起帘幕收起扇子,感受初来的秋意,微病也似乎减轻了。
池塘上夜间的雾气笼罩着荷花,显得它们已经老去;台阶边的竹影稀疏,阳光透过缝隙洒落。
我像一叶空舟,任凭外物触动却毫无所求,高枕而眠,谈论才华似乎绰绰有余。
学习佛法后深知世事无常,不禁自我嘲笑;视力模糊时才更珍视阅读佛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秋日景象,诗人在室内感受着初秋的凉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卷帷收扇暮凉初,秋意盈襟小疾除"表明诗人已经关闭了窗户和扇门,享受着傍晚时分的清凉,这种凉意似乎也带走了一些心中的烦恼。

"池面宿烟荷盖老,阶唇漏日竹阴疏"则是对室外景色的描绘。池塘上升起了薄雾,荷叶覆盖着水面,这是一幅典型的秋天湖光山色画面。同时,阳光透过稀疏的竹叶洒在台阶上,营造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氛围。

"虚舟触物真无意,高枕论才似有馀"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他似乎不太在意外界的纷争,只是在悠闲地谈论着文学才能,甚至有些过剩。

最后两句"学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读贝多书"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修养的一种反思。"学道知非"意味着诗人在学习和修身的道路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堪自哂"则是自嘲之意,即诗人对自己目前的情况感到有些可笑。而"眼昏方读贝多书"则表明尽管视力已经不佳,但诗人仍旧热衷于阅读古籍,尤其是贝山记的经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九再用圆字韵

窄样金杯教换了,房栊试听珊珊。

莫教秋扇雪团团。古今悲笑事,长付后人看。

记取桔槔春雨后,短畦菊艾相连。

拙于人处巧于天。君看流水地,难得正方圆。

(0)

往日

往日承平孰为裁,诚能俾乂固当谐。

岂云小辩能回斡,际遇长才力洽该。

大块惨舒嘘翕顷,元明迷喻唯阿开。

斗南必有圆机士,安得一樽陈此怀。

(0)

大坞山寺

巘谷窈幽深,映发杉松嘉。

击钵半乔木,烧香乱烟霞。

穹林擢峭壁,搀竦回环遮。

四合山复山,泉籁音响哗。

清致满楼阁,道人心靡他。

寒涧柹栗秋,暗窗秀枇杷。

倦飞暂投迹,脱兔无复罝。

茹粲盐酪空,解钏与笄珈。

馀生愧语偷,逆旅即住家。

战鼓震淮甸,雄师奋爪牙。

儒士缪揣摩,戎韬政纷拿。

才智为人谋,何事丘中麻。

冥鸿跨海岱,逝水悲荣华。

旷哉游方外,心迹同幽遐。

(0)

送朱乔年被举荐监石井镇

石井镇初腾一鹗,管城子健斡千钧。

已然自足雄吾党,其进祇应轶古人。

衣被卉裳殊欲惯,解捐犊佩猾商驯。

万钟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为奉亲。

(0)

林少伊直院母夫人柳氏挽词·其二

遐年畀东榻,流庆羡停储。

吊者九皋唳,幽夫百岁居。

鱼轩川上逝,石窌墓前书。

绝妙斯铭勒,宁惟崔蔡如。

(0)

过故丞相吕汲公坟刹二首·其一

元祐推谐弼,乾坤岂小康。

曹参尚清净,萧傅性刚方。

报国无遗恨,兴邦举旧章。

累年公议白,名与日星光。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