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七言绝句。从鉴赏角度来看,诗歌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爱情的哀愁。
首先,"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两句,以湘江水边的斑斓竹子来比喻诗人复杂的情感。"灵妃"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或者美丽的女性形象,而"斑竹"则象征着纷扰和深沉的情绪。
接着,"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诗人在汉江之滨寻觅那位已经不再身边的女子。"解佩"可能是因为心中的哀伤而解下佩饰,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第四句"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表明了诗人与所思念之人的心意相通却又无法实现,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能在空旷的时间里静坐沉思。
以下几句"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河岸边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枫树和洁白的沙滩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寂寞的画面。诗人行走吟咏直至日落,坐着凝望心中积累的情愁。
最后两句"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即便是神仙般的存在也难免孤独,而那些美好的时刻究竟在哪里寻找,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沉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的爱情和逝去美好的深刻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无力感。
伊人抱清羸,掩户卧经年。
卉物罗户庭,脩篁隐市廛。
叩门者谁欤,客至起茶烟。
时菊竞吐秀,嫣然紫婵娟。
厓蜜冷碧刺,淡黄尤送妍。
对坐香四照,微霜参横天。
知君夜来梦,应到东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