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五首·其四》
《杂诗五首·其四》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

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

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

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

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

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七言绝句。从鉴赏角度来看,诗歌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爱情的哀愁。

首先,"湘水吊灵妃,斑竹为情绪"两句,以湘江水边的斑斓竹子来比喻诗人复杂的情感。"灵妃"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或者美丽的女性形象,而"斑竹"则象征着纷扰和深沉的情绪。

接着,"汉水访游女,解佩欲谁与",诗人在汉江之滨寻觅那位已经不再身边的女子。"解佩"可能是因为心中的哀伤而解下佩饰,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第四句"同心不可见,异路空延伫"表明了诗人与所思念之人的心意相通却又无法实现,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只能在空旷的时间里静坐沉思。

以下几句"浦上青枫林,津傍白沙渚。行吟至落日,坐望秖愁予"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河岸边的景象。绿意盎然的枫树和洁白的沙滩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寂寞的画面。诗人行走吟咏直至日落,坐着凝望心中积累的情愁。

最后两句"神物亦岂孤,佳期竟何许",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即便是神仙般的存在也难免孤独,而那些美好的时刻究竟在哪里寻找,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沉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失去的爱情和逝去美好的深刻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惠州合江楼联

此是东坡旧居,应有文光联北斗;

恰与西湖对峙,长留诗境在南州。

(0)

程大定侯有菊数十枝紫婵娟蜜刺尤胜留题志赏

伊人抱清羸,掩户卧经年。

卉物罗户庭,脩篁隐市廛。

叩门者谁欤,客至起茶烟。

时菊竞吐秀,嫣然紫婵娟。

厓蜜冷碧刺,淡黄尤送妍。

对坐香四照,微霜参横天。

知君夜来梦,应到东篱前。

(0)

咏柳

灞桥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绊得人。

(0)

铁山

雁阵起秋云,鸡声满林屋。

客思不可禁,铁峰驻雕毂。

(0)

风中琴

虚檐来晓吹,横榻有瑶琴。

暗报青蘋叶,潜生绿绮音。

数声随籁去,馀响入堂深。

徽假大王按,弦因少女吟。

如筝飘阁上,似瑟鼓江浔。

若与钟期会,还知天地心。

(0)

九日登长城关楼

边帅高登百尺楼,遥天极目迥消愁。

穹庐远向西番徙,烽火无劳内地忧。

四野牛羊随处牧,千家禾参满场收。

喜看安阜叨清宴,醉倚黄花插白头。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