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四》
《故邑侯刘谦山先生循吏也,计其在江阴时于今已二十年,向者暨阳舆诵吾无与焉。今以世变返云南,因送之以诗。四首·其四》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早信刘遵道不孤,世称凤羽未全诬。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

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为故邑侯刘谦山先生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从江阴任上离任回云南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刘谦山先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赞美。

首句“早信刘遵道不孤”,表达了诗人对刘谦山先生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并非孤身一人,而是有着众多追随者和认可者。接着,“世称凤羽未全诬”一句,进一步赞扬了刘谦山先生的德行和政绩,暗示他的名声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为官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情和理解。这里借用“杞人忧天”的故事,比喻刘谦山先生面对的困境,同时用“宋兔守株”讽刺那些固守陈规、不知变通的人,强调了刘谦山先生的智慧和勇气。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两句,通过想象先帝和故侯的视角,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过去功绩的肯定和对未来命运的关切。这里“伏腊”指古代祭祀活动,象征着对刘谦山先生过去贡献的纪念;“荣枯”则寓意人生起伏,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未来命运的关心。

最后,“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两句,以自然景色为喻,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离开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山色天平胜”形容刘谦山先生的品格如同山水般高洁,而“梦想江南笠泽湖”则是对刘谦山先生回到家乡后,能享受宁静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谦山先生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对清廉官员的期待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拂霓裳.落花

蝶魂惊。东皇辞我返蓬瀛。

留不住,雨丝风片太无情。

愁红飘逝水,恨紫落空庭。恼流莺。

傍回栏、有意唤声声。平铺曲径,粘翠袖,拂雕棂。

帘半捲,尚看天女散琼英。

风前情脉脉,月下影婷婷。更相盟。

约明年、亭畔献瑶觥。

(0)

点绛唇

扇怯轻罗,捲帘渐觉秋光冷。

小庭人静,疏柳和烟暝。点点流萤,入户飞难定。

栏重凭。风声月影。还是当年境。

(0)

洞仙歌.咏绿萼梅

东风几日,讶南枝开早。点点琼英逗清晓。

记昨宵香梦,纸帐分明,料应是、萼绿仙人曾到。

邻园开绛雪,别样妍华,点染春光看原好。

品格细评论,脂晕浓添,似不及、蛾眉淡扫。

正积雪、空庭月三更,伴疏影横斜,称伊素缟。

(0)

南乡子.题陈莲汀疏香清影,是其亡姬吴氏照也

往事付朝云。惹取愁霜染鬓新。

最是画帘垂细雨,黄昏。翠羽啁啾独掩门。

明月认前身。一段冰绡渍泪痕。

只有真真呼不起,伤神。竹外疏花又返魂。

(0)

浣溪沙.冬景

瓦冷鸳鸯霜气吹。红炉火活酒盈卮。

手寒嫞赌半枰棋。

冻雀倦垂风外翼,小梅香秀雪中姿。

年光爱此不多时。

(0)

锦堂春.感怀

回首旧游劳梦,离亭几度飞花。

绿窗新燕周遮语,如向我咨嗟。

宝镜泪痕微晕,起来红日初斜。

归云未整春光去,只是在天涯。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