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信刘遵道不孤,世称凤羽未全诬。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
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
早信刘遵道不孤,世称凤羽未全诬。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
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为故邑侯刘谦山先生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从江阴任上离任回云南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刘谦山先生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的赞美。
首句“早信刘遵道不孤”,表达了诗人对刘谦山先生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并非孤身一人,而是有着众多追随者和认可者。接着,“世称凤羽未全诬”一句,进一步赞扬了刘谦山先生的德行和政绩,暗示他的名声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杞忧何奈天无柱,宋拙还因兔守株”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为官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同情和理解。这里借用“杞人忧天”的故事,比喻刘谦山先生面对的困境,同时用“宋兔守株”讽刺那些固守陈规、不知变通的人,强调了刘谦山先生的智慧和勇气。
“先帝那知更伏腊,故侯何处问荣枯”两句,通过想象先帝和故侯的视角,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过去功绩的肯定和对未来命运的关切。这里“伏腊”指古代祭祀活动,象征着对刘谦山先生过去贡献的纪念;“荣枯”则寓意人生起伏,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未来命运的关心。
最后,“一般山色天平胜,梦想江南笠泽湖”两句,以自然景色为喻,表达了对刘谦山先生离开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山色天平胜”形容刘谦山先生的品格如同山水般高洁,而“梦想江南笠泽湖”则是对刘谦山先生回到家乡后,能享受宁静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谦山先生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对清廉官员的期待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蝶魂惊。东皇辞我返蓬瀛。
留不住,雨丝风片太无情。
愁红飘逝水,恨紫落空庭。恼流莺。
傍回栏、有意唤声声。平铺曲径,粘翠袖,拂雕棂。
帘半捲,尚看天女散琼英。
风前情脉脉,月下影婷婷。更相盟。
约明年、亭畔献瑶觥。
东风几日,讶南枝开早。点点琼英逗清晓。
记昨宵香梦,纸帐分明,料应是、萼绿仙人曾到。
邻园开绛雪,别样妍华,点染春光看原好。
品格细评论,脂晕浓添,似不及、蛾眉淡扫。
正积雪、空庭月三更,伴疏影横斜,称伊素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