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萦断千丝为谁恨。
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愁到而今未尽。
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
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
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萦断千丝为谁恨。
向楚宫一梦,千古悲凉,无处问。愁到而今未尽。
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常与骚人伴孤闷。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
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
这首诗是李元膺的《洞仙歌》(其一),创作于宋代。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凄凉境遇时的心境。
首句“廉纤细雨,殢东风如困”,通过细雨和东风营造了一种萦糸和柔弱的情景,给人一种被困绕的感觉。紧接着,“萦断千丝为谁恨”则是诗人将这种情感比喻成细雨中的千丝,强调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怨恨。
“向楚宫一梦”,此句表明诗人的怀旧之情远及古代的楚国宫殿,这个梦想象是那么遥不可及。随后的“千古悲凉,无处问”则是在强调这种感慨和无奈,即便有无限的哀愁,也找不到发泄的对象。
接下来的“愁到而今未尽”,表明诗人的忧愁之情并没有减轻,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深重。紧接着,“分明都是泪,泣柳沾花”则直接点出了这种愁绪其实就是无声的眼泪,这些泪水如同滴落在柳树和鲜花上的露珠一般。
“常与骚人伴孤闷”,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古代骚人(指唐代以后的文人,如李商隐等,他们擅长写骚体诗)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感受着孤独和沉闷的情绪。
“记当年,得意处,酒力方融,怯轻寒、玉炉香润”,这几句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那时候的快乐与满足,如今却成为了不可复返的记忆。诗人通过对比当下的凄凉和往日的温暖,更加突显了现实中的孤独和悲哀。
最后,“又岂识、情怀苦难禁,对点滴檐声,夜寒灯晕”,则是在表达这种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情感负担,即便是最细微的声音,也能触动诗人的心弦,让人在深夜的寒冷和昏黄的灯光中,更感到无尽的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孤独凄凉生活的心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篇传统意境深远的古典诗歌。
两轮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
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
何似从容来小住,倾美酒,听高歌。
人生今古不须磨。积教多。似尘沙。
未必坚牢,划地事堪嗟。
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后,待如何。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
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
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
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
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