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柱晴云》
《天柱晴云》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一柱巍巍万象超,切台接斗见岧峣。

命惟说用金为砺,天许姚擎玉作标。

森列宸枫均湛露,夤缘野竹上青霄。

文章变化成何似,更倚云霞看写描。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天柱晴云》,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天柱的壮观景象,将自然界的天柱比喻为巍峨的一根巨柱,直插云霄,与星辰相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的气势。"命惟说用金为砺,天许姚擎玉作标"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天柱的坚硬和尊贵,仿佛是神祇亲手托举的玉质标志。

诗人接着描绘了天柱周围的环境,森列的宸枫沐浴在清澈的露水中,而野竹则沿着天柱向上攀缘,直达青霄,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诗人以"文章变化成何似,更倚云霞看写描"收尾,暗示天柱的形态和色彩在云霞映照下如同变幻无穷的文章,令人惊叹不已,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总的来说,沈周的《天柱晴云》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天柱的雄伟壮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明朝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二十五康王

恪慎明德,肃恭神人。迓天明威,勤咨老臣。

礼乐陶镕,民俗丕变。唐虞太和,千载复见。

(0)

风雨池上小憩

风雨来时独倚栏,绿荷池上䠞微澜。

试看瑟瑟萧萧处,无数明珠走翠盘。

(0)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五

一灯幽燄照蓬窗,吾道从违孰主张。

独起披衣夜中坐,静听疏雨落寒江。

(0)

宿礼部借韵一首

寓榻南宫忆旧曾,仰瞻华月步虚庭。

祇将校阅供王事,愧以疏庸厕列卿。

银箭声传春漏促,铜炉风细篆烟清。

劳劳无补空头白,七载重过感慨生。

(0)

秋兴八首用马西玄韵·其四

莽莽乾坤几陆沉,寥寥宇宙慨知音。

松筠不受冰霜妒,霄汉常悬鸿鹄心。

甲第笙歌穿窈窕,边城鼓角助阴森。

节催节换频惊速,愁咏愁添转更深。

(0)

谢锦衣孙伯泉写菊见惠

孙侯赠我此画菊,我疑图来自甘谷。

昔时黄筌少传派,近岁陶成共机轴。

怪石磊磊苔藓斑,苍崖屈曲鸣高湍。

轻红嫩白巧相错,黄金紫玉纷成团。

石根细草青绵茙,三四筼筜森作丛。

野花无名亦竞秀,云烟澹浥开秋容。

我家故园东海侧,篱落年年费栽植。

别来岁久应荒芜,天涯对画空相忆。

我言孙侯画菊不是画,精神似与菊俱化。

晚节寒香秪自知,精思妙墨何论价。

坐玩还多逸兴生,骚人千古怀幽贞。

更须孙侯拂绢素,画取老夫餐落英。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