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小茅山》
《登小茅山》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淮洲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愿付苓通。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

(0)
注释
扪萝:攀援藤萝。
半天穷:半空中。
淮洲:淮河两岸的土地。
杳霭:迷茫的雾气。
物外真游:超脱尘世的仙境。
人间荣愿:人间的荣华与愿望。
苓通:指浮云和苓草,象征超脱。
白云坐处:白云缭绕的地方。
龙池:可能指仙境中的池塘。
鹤驭:乘鹤飞翔。
子房:张良,字子房,古代贤士。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风范。
翻译
沿着藤萝小路攀登直到半空中,向下看去,淮洲在迷茫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在这超脱尘世的仙境中,不知已度过了多少次畅游,人间的荣华与愿望都交付给浮云和苓草来承载。
坐在白云缭绕的龙池边,明月西沉时,乘鹤归去的景象空灵而宁静。
回望过去,哪位朋友能比得上这三位君子?子房家族世代皆有高尚的风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名为《登小茅山》。诗人通过描绘登山远眺的景象,抒发了对理想社会和个人抱负的追求。

“扪萝路到半天穷”一句,以险峻陡峭的山路形容攀登之难,暗示诗人心中的志向高远,不畏艰险。下文“下视淮洲杳霭中”,则是从高处俯瞰,眼前展开的是一片水乡景色, 淮洲迷雾,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接下来,“物外真游来几席”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之意。紧接着“人间荣愿付苓通”,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人生态度持平常心,愿意将这些俗世的欲望像落叶一样随风飘散。

至于“白云坐处龙池杳”及“明月归时鹤驭空”,则是描绘诗人登山所见之景象。白云如同座椅,龙池隐约不见其形,显得神秘而超凡脱俗;而明月下的鹤影,更增添了一种清高孤傲的意境。

最后,“回首三君谁更似”中“三君”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圣君或理想中的君主,“子房家世有高风”,则是借用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家族的典故,赞美其家风清廉、品行高尚。诗人以此表达对理想领袖和个人品德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山水之情,更透露出他对于社会理想和个人修养的深刻追求。王安石在此通过登山观景,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长安孝义张周卿三首·其三

曾同尊酒话蝉联,君世西秦我世燕。

慷慨固当歌义侠,流风传过二千年。

(0)

和省郎杜德常清明三绝兼柬王君实艺林·其一

开门景物苦无涯,柳拂青丝杏衬霞。

酝藉仙郎谁得似,官曹常对紫薇花。

(0)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其十

科名自愧忝君恩,未省何曹著此身。

遥想莲花门外路,几时湘水共行春。

(0)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其五

金貂门第黑头公,五省三台指顾中。

便拟梅花庄上隐,不应解组太匆匆。

(0)

张女挽诗

三生常侍玉宸君,想像文姬一样人。

露气清凝仙掌夜,天葩秀吐上林春。

木兰歌怨征行苦,柳絮才高老大身。

却是贞魂埋不得,綵鸾同与驾飙轮。

(0)

东冈崇恩寺晚酌其僧一峰求诗

山门杉桧碧萧森,步屧回廊一径深。

罢酒长风来北渚,按歌明月出东林。

幽轩晚立云容湿,高阁晴登海气侵。

忽报寒沟潮信到,可能重听颍师琴。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