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水兴,最在浣纱洲。
更入云门去,无穷是素秋。
风含清磬度,水带落花流。
白乳泉边坐,清泠足久留。
平生山水兴,最在浣纱洲。
更入云门去,无穷是素秋。
风含清磬度,水带落花流。
白乳泉边坐,清泠足久留。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入云门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的独特体验。
首句“平生山水兴,最在浣纱洲”,表达了诗人一生对山水的喜爱,其中“浣纱洲”可能是指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更入云门去,无穷是素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入云雾缭绕的山门,踏入了一个无尽的素秋世界。这里的“素秋”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宁静与纯净,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风含清磬度,水带落花流”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风吹过,似乎带着清脆的钟声,而流水则携带着落花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
最后,“白乳泉边坐,清泠足久留”两句,诗人选择在清澈的泉水边静坐,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凉,仿佛时间在这里停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朝运一百甓,暮运一百甓。
所运不在甓,思以强吾力。
所强不在力,思以扶中国。
丈夫始诞时,弧矢四方射。
经营志四海,遽肯守寻尺。
朅来胡乱华,典午国步失。
温峤奋断裾,祖逖悲击楫。
所志在匡时,宁干富贵适。
杏坛面周公,天门振八翼。
大小道则殊,志定梦不易。
所以千载下,英风动竹帛。
借问怀居徒,栖栖竟何益。
天上有奎星,忽坠阳山陬。
光焰万丈长,居人询来由。
阳山古荒服,文教所不布。
皇穹悯斯人,特遣文星下。
长戈回白日,只手障狂澜。
玉献反遭刖,长流岭海间。
风俗一再变,文物一再盛。
人人得我师,耳提而面命。
奎星图书府,尘世那久住。
物从天上来,还从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