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垄。
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
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垄。
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
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谢师直南阳上坟》,描绘了清明时节送别友人谢师直前往南方祭扫先人的场景。首句“跃马清明前”写出了时令与活动,清明节临近,友人骑马赶路,气氛庄重。接着,“行将拜孤垄”暗示了墓地的荒凉,以及即将举行的哀悼仪式。
“松吹送悲声”运用了象征手法,松风吹过,仿佛带来了哀思和悲泣之声,增添了哀愁的氛围。“缘缨泪如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泪水沿着帽带流淌,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伤感。
“三岁宰南方”可能指的是友人在外地任职多年,这次回来是为了尽孝,但遗憾的是不能亲自为亲人献上祭品。“奠斝阻亲捧”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法亲身参与的遗憾,斝(古代酒器)不能由自己亲手举起。
最后两句“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诗人想象友人在山下独自徘徊,天空阴沉,乌云密布,雨水将至,这既是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孤独心情的深深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清明祭扫的哀思与离别的苦涩,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