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邀欢处,遗芳尚宛然。
名从右军出,山在古人前。
芜没成尘迹,规模得大贤。
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
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
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
宛是崇山下,仍依古道边。
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
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
叙成应唱道,杯作每推先。
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
滑苔封石磴,密筱碍飞泉。
事感人寰变,归惭府服牵。
寓时仍睹叶,叹逝更临川。
野兴攀藤坐,幽情枕石眠。
玩奇聊倚策,寻异稍移船。
草露犹沾服,松风尚入弦。
山游称绝调,今古有多篇。
曲水邀欢处,遗芳尚宛然。
名从右军出,山在古人前。
芜没成尘迹,规模得大贤。
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
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
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
宛是崇山下,仍依古道边。
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
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
叙成应唱道,杯作每推先。
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
滑苔封石磴,密筱碍飞泉。
事感人寰变,归惭府服牵。
寓时仍睹叶,叹逝更临川。
野兴攀藤坐,幽情枕石眠。
玩奇聊倚策,寻异稍移船。
草露犹沾服,松风尚入弦。
山游称绝调,今古有多篇。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名胜之地——兰亭故池的追忆与感慨。诗人严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亭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曲水邀欢处”,点明了兰亭曾是文人雅士聚会畅饮、赋诗作画的胜地。接下来,“遗芳尚宛然”一句,表达了尽管时光流逝,但兰亭留下的美好记忆依然清晰可见。接着,诗人提到兰亭与右军(王羲之)的关联,以及其所在位置的古老与尊贵,通过“山在古人前”、“规模得大贤”等语句,强调了兰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随后,诗人描绘了兰亭周边环境的变化,如“芜没成尘迹”,暗示了兰亭的衰败景象;“湖心舟已并,村步骑仍连”,则通过舟与骑的对比,展现了兰亭周围环境的变迁。接着,“赏是文辞会,欢同癸丑年”两句,将兰亭与文人雅集的盛况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其文化意义。
诗中还提到了兰亭的自然景观,如“茂林无旧径,修竹起新烟”,描绘了林木茂盛、竹影婆娑的景象;“院开新地胜,门占旧畬田”,则反映了兰亭周边土地的利用变化。通过“荒阪披兰筑,枯池带墨穿”等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兰亭现状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空见云生岫,时闻鹤唳天”收尾,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对兰亭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兰亭故池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