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度彭蠡,停桡望匡庐。
苍苍五老峰,秀出东南隅。
气势掩衡霍,峥嵘压东吴。
千岩散秋色,倒影澄江湖。
倏忽霁飞雨,瀑流挂香炉。
悬崖残雪古,涧落垂虹孤。
耸目万仞表,茫茫飞鸟无。
飘然挹空翠,心与浮云俱。
我欲呼谪仙,结巢松已枯。
迟回徒仰止,飞鹢上天衢。
挂席度彭蠡,停桡望匡庐。
苍苍五老峰,秀出东南隅。
气势掩衡霍,峥嵘压东吴。
千岩散秋色,倒影澄江湖。
倏忽霁飞雨,瀑流挂香炉。
悬崖残雪古,涧落垂虹孤。
耸目万仞表,茫茫飞鸟无。
飘然挹空翠,心与浮云俱。
我欲呼谪仙,结巢松已枯。
迟回徒仰止,飞鹢上天衢。
此诗《望庐山作》由明代诗人高柄所作,描绘了诗人登临彭蠡,远眺庐山之壮丽景象。诗中以挂席渡水、停桡观山起笔,引出对庐山五老峰的赞美。五老峰苍翠挺拔,独秀东南,其气势盖过衡山、霍山,威压东吴之地。秋色洒满千岩,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雨后云开,瀑布如香炉般悬挂,悬崖间残留着古雪,山涧瀑布如彩虹般孤悬。诗人凝视万仞之巅,只见飞鸟渺小,心随空翠飘然,仿佛与浮云共游。最后,诗人渴望唤来谪仙,却见松巢已枯,只能徒然仰望,想象着飞鹰翱翔于天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独特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