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临兰亭序》
《题临兰亭序》全文
宋 / 苏易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有若似夫子,尚兴阙里门。

虎贲状蔡邕,犹旁文举樽。

昭陵自一闭,真迹不复存。

予今获此本,亦可比玙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lántíng
sòng / jiǎn

yǒuruòshàngxīngquēmén

bēnzhuàngcàiyōngyóupángwénzūn

zhāolíngzhēncún

jīnhuòběnfán

注释
有若:好像。
似:像。
夫子:指孔子。
尚:还。
兴:激发。
阙里门:古代鲁国孔子的故乡阙里。
虎贲:勇士。
状:形容。
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犹:仍然。
旁:类似。
文举:蔡邕字文举。
樽:酒杯。
昭陵:唐朝皇帝唐玄宗的陵墓。
自:自从。
一闭:永久封闭。
真迹:珍贵的手稿或遗迹。
予:我。
今:现在。
获:获得。
此本:这本书。
亦:也。
比:相比。
玙璠:古代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书籍。
翻译
如同孔子般的风范,依然能激发阙里学堂的精神。
如猛虎般威武的蔡邕,也似文举举杯共饮的儒雅。
自从昭陵封闭,真迹不再显现。
如今我得到这本古籍,也可与美玉相媲美。
鉴赏

这首诗是对古书的珍视与赞美,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传承的尊重及个人获得这些宝贵文字时的喜悦。

“有若似夫子”一句,直接将手中的书籍比作孔子的教诲,可见诗人对这份知识的崇敬。“尚兴阙里门”则表现了诗人的高兴之情,因为他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仿佛能够进入古代圣贤的世界。

“虎贲状蔡邕,犹旁文举樽”两句,借用历史典故来形容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其中,“虎贲”指的是古时守卫宫门的勇士,用以比喻书中的内容严密而珍贵;“蔡邕”是三国时期的名士,擅长饮酒与谈论经史,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阅读中获得的乐趣和满足。

“昭陵自一闭,真迹不复存”表达了历史久远,许多真实遗迹已经消失,只剩下文字记载。这里的“昭陵”可能指的是某位帝王或高官的墓地,而“真迹”则是对古代真实存在的人或物的追忆。

最后,“予今获此本,亦可比玙璠”表达了诗人如获珍宝的心情。“玙璠”在这里指的是美玉,比喻这些书籍价值连城。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情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传统知识的珍视与守护之心。

作者介绍
苏易简

苏易简
朝代:宋

苏易简(958—997)北宋官员。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第一,状元。主要作品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翰林学士承旨,历知审官院、审刑院,迁给事中,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文房四谱》全书共五卷,笔谱二卷,其余各一卷,附笔格、水滴器。书前有徐铉序,末有自序。
猜你喜欢

弄花香满衣

艳红影里撷芳回,沾惹春风两袖归。

夹路露桃浑欲笑,不禁蜂蝶绕人飞。

(0)

经纶堂

我公大志在经纶,初向山房寄此身。

到老自全千丈节,调元曾转万家春。

青编勋业光终烂,翠琰文章久更新。

今古斯人常想慕,不应上垫雨中巾。

(0)

绣观音赞

观音妙智力,无刹不现身。

出自针缕间,神通亦如是。

光华五采备,成此六铢衣。

云髻冰雪衣,宝冠璎珞饰。

庄严行道相,步步妙莲花。

慈眼视众生,睟然见于色。

愿言瞻敬者,回顾逍遥人。

系缚本来无,何往非自在。

(0)

再赋孔雀鹦鹉二首·其一

孔雀来从海上村,参差脩尾灿金文。

素知肃穆鸾凰侣,不是喧卑鸡鹜群。

玄圃赤霄虽有志,碧梧翠竹正须君。

携持万里归吴越,怅望海山深处云。

(0)

所寓天宁方丈后有阇提花数株连月盛开玉雪可爱怅然有怀成三绝句寄吴元中·其一

未渡鲸波寇盗深,中原回首涕成霖。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0)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六代兵戈王气销,山围故国自周遭。

豪华散灭城池古,人物摧残丘冢高。

阜转蟠龙翔宝塔,洲分白鹭涌云涛。

悠悠世事都如梦,且对金樽把蟹螯。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