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
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
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
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
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
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萧瑟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秋阴闭秋色,何处动悲凉"写出了秋天特有的阴冷气氛,以及这种氛围下产生的情感波动。这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沉郁基调。
接着,"有叟傅岩隐,明时潘鬓苍"中的"叟傅岩"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其间的高洁之士,而"明时潘鬓苍"则描绘了秋天树木凋敝的景象。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第三句"残书几箧蠹,寒菊半篱荒"中,"残书"和"蠹"都是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象征,而"寒菊"则在秋天的冷清中独自绽放,营造出一种凄凉之美。
最后两句"惟学春秋者,时时到草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历史、领悟历史规律的渴望,以及他经常前往某个简朴的地方进行思考和写作。这里的"春秋"可能不仅指《春秋》一书,也寓意着对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学养和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桃江稳楫兰舟渡,记得刘郎有仙路。
未能趋海访神仙,且欲沿溪看红树。
钓竿已自慰羁束,平生况得沧洲趣。
最欣傲吏轻傥来,拟学渊明赋归去。
与君一问桃花宿,岂但行如武陵暮。
伯阳八十有一篇,立教清净贵自然。
神仙之说何所始,虚怪汗漫无中边。
渔郎迷路去家久,虽践胜境终回旋。
雕辞饰实好事者,至令千载犹流传。
宁闻自古有仙人,茂陵垂老一语真。
岂伊冠履荐绅士,惑溺不异蚩蚩民。
诚能御气友造物,陋彼蝉蜕悲埃尘。
想见桃源之野花正开,牧儿模管吹出芳林来。
不知人家尚几许,云屏玉帐空悠哉。
霏红泛绿竟杳杳,我亦乘兴山阴回。
不如与君归种待蕡实成蹊,昼永无地生苍苔。
《和仁仲游桃源》【宋·胡寅】桃江稳楫兰舟渡,记得刘郎有仙路。未能趋海访神仙,且欲沿溪看红树。钓竿已自慰羁束,平生况得沧洲趣。最欣傲吏轻傥来,拟学渊明赋归去。与君一问桃花宿,岂但行如武陵暮。伯阳八十有一篇,立教清净贵自然。神仙之说何所始,虚怪汗漫无中边。渔郎迷路去家久,虽践胜境终回旋。雕辞饰实好事者,至令千载犹流传。宁闻自古有仙人,茂陵垂老一语真。岂伊冠履荐绅士,惑溺不异蚩蚩民。诚能御气友造物,陋彼蝉蜕悲埃尘。想见桃源之野花正开,牧儿模管吹出芳林来。不知人家尚几许,云屏玉帐空悠哉。霏红泛绿竟杳杳,我亦乘兴山阴回。不如与君归种待蕡实成蹊,昼永无地生苍苔。
https://shici.929r.com/shici/g5mBhHzw.html
仰止春风泼黛山,亦应秋色两难攀。
祗嫌痼疾烟霞上,且爱陶镕水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