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此君气节极伟特,令人爱之舍不得。
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
这首诗《爱竹歌》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的作品,他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竹子深深的热爱和敬仰。诗中“此君气节极伟特”赞美了竹子高尚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节,"令人爱之舍不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眷恋之情。接下来,“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描绘了诗人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竹子的地方就必去欣赏,甚至不顾主人是否相识,体现出他对竹子的痴迷和追求。
“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竹子的钟爱,即使日复一日地观赏也觉得不够,竹子的翠绿光芒仿佛穿透了他的双眼,直入心灵。最后,“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寓意着诗人虽然可能离开人世,但竹子的精神将永远留在心中,他的精神也会像竹子一样坚韧挺拔,最终升华成一种纯洁无暇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深敬仰和人格追求,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崇尚高洁品格的精神风貌。
赵氏有和璧,天下无不传。
秦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与之将见卖,不与恐致患。
简才备行李,图令国命全。
蔺生在下位,缪子称其贤。
奉辞驰出境,伏轼径入关。
秦王御殿坐,赵使拥节前。
挥袂睨金柱,身玉要俱捐。
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
爰在渑池会,二主克交欢。
昭襄欲负力,相如折其端。
眦血下沾襟,怒发上冲冠。
西缶终双击,东瑟不只弹。
舍生岂不易,处死诚独难。
棱威章台颠,强御亦不干。
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
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智勇盖当世,弛张使我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