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此联以悲悯之情,颂扬郭嵩焘之品德与才华。上联“悲悯圣人心”开篇,点明郭嵩焘心怀仁慈,超越常人,其见识虽有时显得迂阔,却也公正无私,引人深思。下联则转而赞其文才,“才华翰林伯”,将郭比作才华横溢的翰林,然而即便在官场显赫之时,他却选择退隐乡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文章误我多”,或许是指其因著述而牵涉政治,最终未能全身而退,流露出对文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手法,既肯定了郭嵩焘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又对其人生抉择和命运的复杂性表达了深切的理解与同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深刻而细腻的洞察。
陂行欲尽山崛起,十数人家住山觜。
行人不炊市无米,买饼充肠听颐旨。
日未薄山收市里,闭户人家呼不起。
今春倦憩车曾抳,风物人情不如此。
主人睨屋为翁指,方秋此屋犹在水。
闾里襁负皆转徙,老夫危不鱼腹死。
更向秋田问馀几,使之饥寒责廉耻。
不忘资人约诸己,焉得人人颜氏子。
向纯厚俗今不美,曾是登山号庚癸。
杂木漫山谁所种,居不临流多不用。
九月霜风捲黄落,群山一昔皆班駮。
遥看拖帔横椽衣,农家刈粟山有畦。
家家垦田日嫌窄,荒林翳荟惜虚掷。
斸荒作熟不挂籍,输官之馀给衣食。
州中之政常近厚,不欲屑屑校升斗。
宁其弃之听民取,实亦藉是作康阜。
继承不皆惠慈守,汝须弥缝吏胥口,防有后来规税亩。
横前两锋踞草泥,恃勇宁复防吴儿。
倏随主父死五鼎,岂止郭最遭寝皮。
凡物有用皆贾祸,汝祸已酷孰使之。
平生一窟不自办,敢羡鲸鳄游天池。
含饴茹酒瞢怀璧,仅得士女称珍奇。
不摇喉牙诧隽永,远封罂缶争矜持。
爬沙躁扰良可念,请续杜老观渔诗。
淮乡富奇髦,敛衽让乃祖。
及今户相矜,十袭藏妙语。
遗泽有源水,岂直轮一取。
夫君典刑在,落笔更醇古。
白眼视公卿,矧肯睨豪举。
世味淡如水,进德吾孔武。
四壁但图史,一饱问场圃。
修眉冰玉颜,初服仍楚楚。
团蒲芥轩寂,索手系雕虎。
客来辄欣然,诗就宁漫与。
自云窥官达,束身著高俎。
肯思麒麟楦,强作沐猴舞。
见笑寒如冰,如睫不自睹。
君眼高一世,天光静生宇。
寓意文字间,轧轧茧绪吐。
后皇急幽侧,员阙多未补。
当仪振鹭群,亟下冥鸿羽。
乡来受廛地,幽屏良独苦。
蓬莱道家山,金碧上烟雨。
反君招隐篇,长怀报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