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八首·其一》
《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八首·其一》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敢寻郢客和阳春,放眼于今复几人。

共主无端称禅让,正声从此感漂沦。

弃官彭泽完徵士,遗老襄阳号酒民。

高洁不谈天下事,可知明月是前身。

(0)
鉴赏

这首诗《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八首(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奉和”二字表明了对他人作品的和韵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感慨,以及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首句“敢寻郢客和阳春”,以“郢客”比喻高雅的文人,以“和阳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暗示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精神的追寻与致敬。接下来,“放眼于今复几人”则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中能够保持高洁品质之人的赞叹与感叹,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坚守自我、保持高尚情操的人已经不多见。

“共主无端称禅让,正声从此感漂沦”两句,借历史典故,暗指权力交接中的道德缺失,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的败坏。这里的“共主”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物,而“禅让”则是指一种较为理想化的权力和平转移方式。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弃官彭泽完徵士,遗老襄阳号酒民”引用了陶渊明和孟浩然的故事,前者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后者则以饮酒自娱,过着闲适的生活。这两句话赞美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缺乏真正自由与独立精神的感慨。

最后,“高洁不谈天下事,可知明月是前身”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认为真正的高洁之人,内心纯净如明月,不为世俗之事所累,不谈天下大事,只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粹。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理想人格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崇尚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燕京述哀·其二

谁使黄巾乱,乾坤满战尘。

寇雠原赤子,将帅半清人。

抚字无良策,诛求损至仁。

君王频罪己,钟鼓不遑陈。

(0)

舟上连州·其四

峰峰相角立,奇石满空中。

山雨夏多白,江霞秋更红。

鱼虾三峡异,妇女一罾同。

数舸沿明月,歌传水帝宫。

(0)

黍珠庵晚眺

松子落纷纷,樵歌隔水闻。

秋花迷磴道,石窦出风云。

葛令笼䈡笛,麻姑蛱蝶裙。

相逢欢未尽,日暮铁桥分。

(0)

奉母人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其二

衔草鹿鸣麑,呦呦春涧西。

介推惟负母,弘景未归妻。

遁世心无悔,游仙路不迷。

泷州山水好,兄弟且相携。

(0)

赋得石琴送陈健夫往零陵

端州白石天下稀,声含宫商人不知。

斲瑶琴长四尺,轻如一片番流离。

石音最是难调者,碧玉老人能大雅。

繇来太古本无弦,不是希声知者寡。

无弦吾欲并无琴,琴向高山流水寻。

天籁元从人籁出,非君谁识此元音。

君今欲向潇湘去,此是重华挥手处。

五弦一一在天风,二女双双出烟雨。

诗篇投向洞庭波,山鬼篁中答啸歌。

幽兰积雪频相寄,慰我相思愁梦多。

(0)

扬州女儿行·其一

扬州女儿雪花命,飘至炎天花不病。

禺阳云气画为衣,珠海波光悬作镜。

嫁得风流号璧人,关关绣颈日交亲。

白发爷娘凭养老,生儿那得有金银。

为妻不若为姬妾,抛掷红颜轻似叶。

叶如桃叶有人争,王郎自解亲持楫。

世上如无渔色人,阿翁岂免空箱箧。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