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山下严陵濑,九日风光兴不违。
白石沧波元自好,鸣鹥飞鹜早知归。
南阳文叔求贤远,相府侯生识面稀。
王业帝谟俱莫问,百年江海有渔矶。
富春山下严陵濑,九日风光兴不违。
白石沧波元自好,鸣鹥飞鹜早知归。
南阳文叔求贤远,相府侯生识面稀。
王业帝谟俱莫问,百年江海有渔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九日登临富春山下的钓台,欣赏秋日美景的情景。首句“富春山下严陵濑”,点明地点,暗示着历史人物严光(即严子陵)曾在此隐居,为全诗奠定了历史与自然相结合的基调。接下来,“九日风光兴不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传统节日重阳节,也丝毫没有影响他游赏的心情。
“白石沧波元自好,鸣鹥飞鹜早知归”两句,通过描写清澈的水面和岸边的白石,以及水鸟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水鸟的鸣叫和飞翔,似乎在提醒人们回归自然的本真,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
“南阳文叔求贤远,相府侯生识面稀”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汉代的张仲景(字文叔),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政治生涯的淡泊,与前文的自然之乐形成对比。
最后,“王业帝谟俱莫问,百年江海有渔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表示对功名利禄的放弃,只愿在江海之间,享受隐逸生活带来的宁静与自由。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世界。
望君兮曾波,两霾兮两河。
骖丰隆兮驾冯夷,蹇将至兮风薄之。
吹笙兮击鼓,絙弦兮会舞,君不来兮使我心苦。
云冥冥兮昼晦,神灵惠兮甘雨。
我稷兮我黍,谷之兮士女。
编龙兮堂墠,禽蜥蜴兮水际。
吐云兮上下,使鸠鸟兮腾逝。
纷总总兮神欲下,猋为驾兮龙为马。
君谁须兮不求,日将莫兮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