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承秦后古书亡,太息高文总未遑。
六叶蒲轮迎一老,元来却是议明堂。
汉承秦后古书亡,太息高文总未遑。
六叶蒲轮迎一老,元来却是议明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八十吟十绝(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书籍遭受损失和灭亡的深切感慨,以及他对于古代文化传承的无限留恋。
"汉承秦后古书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汉朝继承秦朝以来,古籍不断流失的哀叹。"太息高文总未遑"则强调了诗人对待这些遗失文化的态度,无论是多么宏大的文学作品,都未曾间断过他的赞美。
"六叶蒲轮迎一老"这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古代学者研读经典的景象,"元来却是议明堂"则揭示了这些文化遗产最终都是为了讨论和研究更高层次的学问。
整首诗通过对古籍流失的感慨和对文人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以及他个人对于学术探索的执着追求。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
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
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
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
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
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
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
宦游不忘归,合异鸟欲翔。
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
何时首归路,所至聊旁徨。
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
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